劇本殺的護城河是深還是淺?眾多創業的小白看到劇本殺“繁榮的經濟”,竭盡全力也要分一杯羹,然而進入以后便發現劇本殺也是一個“迷宮”。

圖片來源:Unsplash
近年來,劇本殺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飛速上漲,2020年我國新增3,200余家劇本殺相關企業,截至5月13日,我國今年已新增近2,500家相關企業。
但是,飛速發展的劇本殺游戲想要“一路長紅”顯然不現實。
從天眼查注銷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共注銷近350家劇本殺相關企業。今年4月,在閑魚上以“倒閉了”為理由轉賣劇本等叫上月增長了110%。截至5月13日,我國今年已注銷近200家劇本殺相關企業。
瘋狂擴張的劇本殺,會是一個新的消費“烏托邦”嗎?
藍海已變紅海
一間老宅、幾張桌子椅子,一家線下的劇本殺門店就能開始營業。劇本殺進入的低門檻,使得近幾年線上APP和線下門店遍地開花,原本藍海的劇本殺行業,現在已然一片紅海。
和狼人殺發展軌跡不同的是,劇本殺最先被創業者與資本方所重視的,不是線下實體店,而是其線上的機會。早在2017年,一部分劇本殺產品就已經通過小程序的形式尋求發展。2018年以后,一批創業者趁著東風,陸續推出了線上劇本殺 App,其中名氣較為響亮的有《我是謎》《百變大偵探》《戲精大偵探》等。
“我是謎”、“百變大偵探”在眾多線上商城突出重圍,線上游戲是“社恐人群”的天堂,在這里可以通過老板建立的微信群聊來使游戲進行,避免了一群陌生人坐在桌子上的尬聊。天眼查顯示,劇本殺線上平臺“我是謎”已經累計完成5輪融資。最近一次的股權融資是在2020年8月6日完成。另一家線上平臺“百變大偵探”也于2020年11月完成了3000萬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
雖然線上APP也可以進行游戲體驗,但是年輕人更側重線下的沉浸式劇本殺。因此,“我是謎”、“百變大偵探”也殊途同歸,紛紛在線下加盟擴張。
但是紅海中的一抹藍并不容易。
劇本殺的護城河是深還是淺?眾多創業的小白看到劇本殺“繁榮的經濟”,便竭盡全力也要分一杯羹,然而,進入以后便發現劇本殺也是一個“迷宮”。尋找劇本、場景布置、專業的DM(也稱法官或主持人)這些都影響玩家的體驗感,也使店家陷入一個劇本牢籠,最終選擇“彎道超車”,使用抄襲或盜版的劇本,最終使自己的口碑崩盤,只能倒閉。
重要的是“劇本”還是“殺”?
《明星大偵探》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最重要的還是劇本的新奇以及服裝道具的逼真,沉浸式的體驗讓玩家可以置身其中而不自知。
一個劇本就是一段人生。
一個好的劇本才是劇本殺企業的核心增長動力,作為劇本殺的上游產業,劇本的稀缺使眾多企業舉步維艱。劇本的爭奪造成上游產業市場“野蠻生長”,盜版和抄襲頻出。在電商平臺搜索“劇本殺劇本”,號稱“排版整齊”、可“直接打印”的電子版劇本銷量頗高,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而抄襲現象也不在少數,比如2020年流行的《古木吟》劇本就被網友指出涉嫌抄襲。
用盜版和抄襲的劇本,商家是自掘墳墓。
《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研究報告》指出,行業盜版現象猖獗,這不僅給遵守行業規則、堅持購買正版的店家帶來極大困擾,也嚴重打擊劇本創作者積極性,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
隨著劇本殺“泡沫經濟”的繁榮,大量創業者進入,不少影視圈的編劇也轉行做劇本殺作者。然而,行業廣撒網,如果不是頭部玩家,其余小店最終收獲的往往不過是一地雞毛,竹籃打水一場空。
另一方面,劇本同質化嚴重,玩法過于單一。據調查,有超過55.4%的網民認為劇本殺行業存在的問題在于劇本質量參差不齊。亂象背后,劇本殺行業正在重新洗牌。
小城能真正狂歡?
目前多家劇本殺店家倒閉除了劇本質量和環境不盡如人意,很大的原因還是一線城市的年輕人時間不夠,一場游戲最少要花費3、4個小時的時間,對于996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奢侈。門店的經營成本并不低,這使得劇本殺店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相比較于一線城市的忙碌,三四線城市的壓力相對于并沒有那么大,時間也更充裕,其土壤比較適合劇本殺的發展。
目前看來確實如此,但是在二三線城市,劇本殺的對象更瞄準工作不緊張的年輕人以及學生群體。劇本殺的到來正好可以填補下班后人們的空閑時間,特別是寒暑假,學生更是盈利的最大增長點。然而假期過后,玩家驟然減少,此時的店家儼然是“遭遇寒冬”。
客流量的不穩定是二三線城市劇本殺店的一大難關。但根據數據顯示,劇本殺玩家人群畫像仍集中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并沒有充分滲透到下沉市場。從本質上來說,劇本殺仍然屬于小眾市場,想要成功出圈成為全民游戲,原創和體驗是吸引人們靠近的橋梁。
26-40歲的人群為劇本殺重要消費用戶,其中,26-30歲劇本殺消費者占比達39.2%, 而31-40歲消費者占比為37%。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年輕人的占比相較于一線城市還是較少,這成為劇本殺市場下沉的又一障礙。
“狼多肉少”的局面造成行業競爭激烈,第一時間獲得好劇本成為店家成功的關鍵,這也使得滋生了一些不法交易,尚在成長期的劇本殺行業畸形生長,過度的“拔苗助長”最終會導致行業的早衰。
所以劇本殺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正值盛世?能否最終發展成為一種產業?不僅需要官方強有力的監管,也需要行業內部進行良性競爭。
劇本殺與傳統桌游狼人殺相比,玩家注重的是故事的推理過程以及角色的定位,狼人殺退出舞臺,劇本殺進入人們視野。其背后是沉浸式經濟的發展,場景的真實能夠增強玩家游戲的新奇感和體驗感,這種由自己定制的人生更能吸引玩家。
但是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很難在其他題材中進行復制,特別是一些劇本殺被改編成影視、文學作品,總是差了一點“味道”,而IP改編成劇本殺同樣也是一個難題。
劇本殺行業想要到達高光時刻,嚴格的監管必不可少,魚龍混雜的劇本、盜版、抄襲這些亂象不加以整治,劇本殺難成氣候,最終也只會淪為下一個“狼人殺”,被后浪拍在沙灘上。
本文轉載自百略網(ID:wwwbailve),已獲授權,版權歸百略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