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吃上了“粉絲經濟”的紅利,但明星餐飲店“翻車”的新聞卻屢見不鮮。

圖片來源:pixabay
對于部分明星火鍋店而言,高額加盟費才是盈利大頭。
8月14日晚,鄭愷經營的連鎖火鍋店火鳳祥在官方微博發出公開致歉信,回應賣變質食材的質疑,表示將對全國范圍內所有連鎖店進行核查,確定涉事門店后將對其進行處罰、停業整頓。
明星開火鍋店,早已成為娛樂圈一個熱潮,黃曉明、李冰冰、黃渤、何炅、井柏然、任泉擔任股東的熱辣壹號;賈玲和包貝爾合資成立的辣莊;鄧家佳的Hi辣火鍋等都頗有名氣。
明星的“第一份副業”為何總是瞄準餐飲業?火鍋店為何被明星視作“撈金”的不二法門?
其一,C端餐飲可利用粉絲效應獲客,較快實現流量變現;
其二,與其他投資或非標準化餐飲相比,火鍋店具有門檻低和方便標準化操作等優勢。非標餐飲店的口碑嚴重依賴廚師的廚藝,所以廚師的人工費用往往比較高?;疱伒甑牟少彮h節可進行標準配置,省去了個性化采購的支出。
雖然吃上了“粉絲經濟”的紅利,但明星餐飲店“翻車”的新聞卻屢見不鮮。
不久前,杜海濤在合肥開設的“辣斗辣“火鍋店,因食品加工區設置不規范,蠅蟲防消不到位,被市場監管所責令停業整改。今年4月,陳赫投資成立的火鍋店“賢合莊“旗下的一門店,天花板突然掉落,砸傷消費者。
從某種程度上看,明星火鍋店屢屢翻車可以說是其經營方式的必然結果。據報道,明星火鍋店基本采用"明星冠名 + 專業餐飲公司運營 + 加盟擴張"的模式。明星通常會冠以火鍋店的品牌官、創始人或代言人的名號,而不參與實際經營。
分析指出,明星開店大多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由于沒有實際的餐飲行業經驗加上不參與實際經營,很多配套往往跟不上,常常存在人員、設備、服務、管理等,導致收費高、服務品質差、食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
而且許多明星開火鍋店收割的不僅是粉絲,背后的高額加盟費才是盈利大頭。
以在北京地區加盟一家賢合莊為例,首先要交55萬加盟費、5萬保證金,加上設計費、裝修費、原料采購等,一家店開業前的投入金額在200萬元左右。
據媒體報道,賢和莊招商手冊聲稱,其一個 300 平方米的火鍋店月均毛利率可以高達 60%,凈利率近20%。投資回報周期更是只要9個多月。相較之下,火鍋龍頭海底撈2019年經營毛利率只有 18.6%,凈利率更是僅有 8.8% 。
面對“可觀”收益及流量紅利,加盟商難免心動。只是明星與自身火鍋店深度綁定,一旦出現明星人設翻車或信任危機等問題,加盟商面臨更強的不可控力和更高風險。
本文轉載自36氪(ID:wow36kr),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