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粉絲還是韭菜,恐怕在明星店的種種亂象下已經有答案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這股東風似乎沒有吹到曾紅極一時的明星店頭上,相反,陳赫、沙溢、鄭凱、包貝爾等明星的火鍋店一夜之間沒了蹤影。
事實上,明星跨界做餐飲早已有了一套流程,明星頭銜+餐飲公司操盤,組合營銷拳下,不僅門店賺錢,加盟費更是使得明星的腰包鼓鼓。
是粉絲還是韭菜,恐怕在明星店的種種亂象下已經有答案了。
披上皮的代言人,一次次迷惑粉絲
一次偶然路過重慶解放碑時,代舒怡發現之前大排長龍的辣叁成火鍋店已經閉店了。正值旅游旺季,相比周圍紅紅火火的火鍋店,辣叁成不再亮起的燈牌和黑壓壓的店面顯得格外打眼。
“之前幾次路過的時候,辣叁成門口排隊等餐的食客絡繹不絕,看起來是實打實的火。”但作為重慶人,代舒怡從來沒想過要打卡這類明星火鍋店。只是她也的確沒想到,明星的店如此不“抗打”。
鋅刻度觀察發現,辣叁成火鍋借著沙溢的明星光環曾一度迎來了迅速擴張,“重慶火鍋界新晉黑馬”“撩遍半個娛樂圈的火鍋寵兒”“白展堂的火鍋江湖,燒菜入味、火鍋絕配”等標簽也給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宣傳力度。
辣叁成首店在重慶開業時,沙溢、陳赫、汪蘇瀧、岳云鵬等明星到場,引起了諸多粉絲圍觀、排隊吃飯的現象。后來,辣叁成在天津、河北、湖北、河南等地開店擴張時,首店的排隊盛況也就成為了招商引資、吸引食客的最好素材。
但仔細想想,明星帶來的人氣難道能夠直接與餐飲店的水平畫等號嗎?
時間給出了答案,鋅刻度從大眾點評看到,辣叁成解放碑店已顯示“商戶歇業關閉,暫無星級”,用戶評價的最后一條停留在了2023年2月11日。閉店之后,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沙溢的辣叁成關門了,我還有六千元的充值,不知道沙溢知不知道,人去樓空了,也沒人出來給個說法。”
沙溢是否知道門店倒閉了還是未知數,但這家以沙溢為宣傳重點的火鍋其實與沙溢并沒有太大關系了。
鋅刻度從工商信息平臺查詢得知,全國各地有多家與辣叁成有關的公司,但成都辣叁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品牌管理相關事宜。而這家公司的股東為占股99%的李興軍和占股1%的陳碧德。
另外,辣叁成的官網也逐漸淡化了沙溢的存在。曾經在宣傳期時,張口閉口都會提及沙溢,但如今官網上只留下了酷似“白展堂”的漫畫形象。如果不是一些留在互聯網上的早期宣傳,恐怕現在很多人都不會將辣叁成與沙溢掛鉤了。
同樣的情況在明星跨界餐飲這件事上并不少見,曾在明星火鍋店也稱得上“翹楚”的賢合莊,外界以為陳赫、朱楨是該品牌的老板,但實際上早在2020年1月15日,陳赫、朱楨就已經退出該公司的股東行列,頭銜也僅為“明星合伙人”。
所謂的“明星合伙人”,其實就是披上皮的代言人,粉絲以為自己的捧場是在支持偶像的第二份事業,但刨除層層包裝后不難發現,明星IP+餐飲供應鏈的結合只是一種可以快速復制、快速豐收的收割行為。
“無事明星邀你加盟,有事律師函警告”
由于火鍋背后的供應鏈發展得較為成熟,運營管理、菜品擺盤設計、活動策劃等經驗可復制性強,適應人群也較廣,因此火鍋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明星搞副業的首選。不過在前兩年,正值風口之上的奶茶創業項目,也被明星盯上了。
關曉彤的“天然呆”、張繼科的“猴子的救兵”、王俊凱父母的“星卡里”、胡海泉的“本宮的茶”等新茶飲品牌都曾引起過不小的關注,吸引了大批加盟商前赴后繼。
但真遇到問題時,在宣傳時扛主力的明星們卻又“啞”了。
此前曾有“猴子的救兵”品牌加盟商向紅星資本局爆料稱自己沖著張繼科的名氣加盟了該品牌,后來卻一直沒等到公司承諾的加盟服務,還被拖欠貨款,損失近百萬元。但等到進一步追問時,對方才開始矢口否認張繼科是聯合創始人這件事,并表示:“名頭這個東西沒辦法說太具體,難道有股權才叫聯合創始人嗎?”
一度爆紅又一夜消失的天然呆奶茶同樣傷了不少加盟商的心。品牌誕生之初,關曉彤曾多次為天然呆站臺,其父親關少曾也通過100%持股彤夢心緣(成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間接持有了天然呆奶茶35%的股份。
可以說,天然呆一出現就與關曉彤有著深刻的綁定關系。無論關曉彤與合作公司使用了怎樣的障眼法,在消費者和加盟商的認知中,天然呆就是關曉彤的奶茶,因此打卡、加盟也都是沖著關曉彤而去。
這種便利在享受時有多酣暢淋漓,在“翻車”時就有多狼狽。有媒體報道稱,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多次被處罰,但當有人想要關曉彤來為“翻車”買單時,官方卻改口表示:“關曉彤女士從未參與過我司經營管理工作,目前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借此炒作,但我司堅信法律的公平正義,相信法院做出的公正判決。對于該安檢給關曉彤女士造成的困擾,我司深表歉意。”
一來一回,似乎只有關曉彤成了最無辜的受害者,因此也有加盟商無奈道:“無事國民閨女邀你加盟,有事律師函警告。”
關曉彤及天然呆被起訴
另外,鋅刻度還通過調查了解到,部分以“店長”“合伙人”“掌門人”等頭銜宣傳餐飲店的明星,其并非是為自己的品牌站臺,而是一次“走穴”。“我們選擇的明星是‘全能藝人’,不缺流量,而且身邊都是流量明星朋友圈,可以利用明星的圈子為品牌做全網營銷。如果請鄭愷到場的話費用100萬元左右費費用,不過加盟商可以試著和當地商場談談,一起承擔這個費用。”此前,火鳳祥招商負責人曾對鋅刻度透露。
換句話說,粉絲眼中的明星老板其實是從合作公司收取“代言費”,從加盟商收取“出場費”的“表演者”罷了。
持續“翻車”的明星店,終會喪失吸引力
帶著光環出現的明星餐廳,實際上安全問題也并不少見。
事實證明,明星開店不僅沒有通過自帶的流量提高餐廳品質和服務標準,反而在基礎的食品安全問題上頻頻栽跟頭。
深圳思其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伍岱麟對《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餐飲行業其實是重資產且勞動密集型行業,對于明星而言不可能投入精力和時間去管理,一般只是請職業經理人管理,形成加盟模式。而明星大多只是作為投資人,既不懂行又不參與管理,就容易出現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問題。”
的確如此,鋅刻度通過調查發現,有明星招牌加持的餐飲品牌的加盟費用往往會高出市場價好幾倍,而這些成本一旦無法通過明星效應變現,那么加盟商就很容易產生大額虧損,或者只能通過降低品質來實現盈利,最終還是消費者和經營者受傷。
還有招商經理對鋅刻度表示,“超級明星IP+互聯網強勢收割流量”是他們的市場推廣策略,明星的社交平臺數據也是一塊活字招牌,也能夠成為加盟溢價的因素。
同樣的原料,有明星招牌就會翻倍
曾與不少明星餐飲店合作供貨的一家大規模調味品工廠負責人透露,賢合莊、譚鴨血、每味每客、巴倒燙等品牌都是其公司的合作對象。“我們與賢合莊合作的是清湯、醬料、鹵料等,說實話,明星代言品牌加盟費太高了,找到源頭利潤才會更高。”該負責人介紹,同樣使用他們提供的明星餐飲店原材料,但加盟其他沒有明星招牌的品牌,包含加盟費、設備費、裝修費等費用在內的總投資可以低至35萬,而明星店可高達150萬至200萬元。
巨大的加盟費差額,名不副實的味道與服務,明星餐飲店正在一點點喪失自己的吸引力。未來的明星店若不能從食材品質、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做出升級的話,那最終只會自己嘗到畸形發展的苦果。
本文轉載自鋅刻度(ID:znkedu),已獲授權,版權歸鋅刻度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