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強調“真愛營銷”暴利的DR,在中國本土珠寶品牌競爭中砍下近百億的營收。

圖片來源:unsplash
鉆石,愛情的騙局。
二十世紀的鉆石寡頭戴比爾斯珠寶公司,說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鉆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
于是,鉆石就從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進化成人類精神世界的組成部分、浪漫的想象空間和象征愛情的意義;跨越了大洲、人種和文化,連接起全世界的消費者。
“鉆石是人留存于世最永恒的記錄。”
“鉆石越大越好,否則婚姻會淪為二流。”
“一顆足夠大的鉆石可以防范配偶出軌。”
……
一系列廣告讓鉆石超越其他貴金屬寶石,被捧上神壇,也被媒體評為二十世紀最大的營銷騙局。始作俑者戴比爾斯珠寶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無數簇擁者前仆后繼,例如卡地亞、蒂芙尼、伯爵、寶格麗等知名奢侈品牌都是在“鉆石潮”中誕生。
長達一個世紀的“鉆石營銷”,無可避免地陷入俗套之時,誰也想不到在二十一世紀,有一家中國公司把“鉆石營銷”玩出了新花樣、新高度。
它就是DR。
DR的“真愛營銷”
買鉆戒猶豫不決?——對不起,條件不符,DR不賣。
想買第二枚?——對不起,條件不符,DR不賣。
女生想買戒指?——對不起,條件不符,DR不賣。
……
在這個有錢任性的世界,所有銷售對消費者唯唯諾諾,但只有DR除外。DR的柜姐仿佛拿了瑪麗蘇大女主的劇本,給“金主爸爸”一整套拒絕三連。甚至DR還專門拍了一條廣告《對不起,我們不賣》,羅列想要購買DR鉆戒的5個要求:
購買者須滿18歲;持本人有效身份證;購買鉆石送給另一半,而非自己、朋友、親人;您已考慮清楚受贈人是您的一生唯一真愛,將與她共度余生;將來無論任何原因,都不能再送第二人,且不能刪除購買記錄。
也就是說消費者(男性)購買DR鉆戒時,必須綁定身份證號碼,還要簽下“真愛協議”再來綁定受贈人(女性)的姓名;而所謂的“真愛協議”有獨一無二的真愛編碼,協議明文寫著“一生只愛你一人”“一生僅可贈予一人”等協議項,最后消費者(男性)簽字畫押,承諾此生真愛不變。
DR的“真愛協議”真的是儀式感拉滿,就連結婚證都不敢這么寫。
愛情營銷和真愛營銷。一字之差,掏空了無數癡男怨女的錢包,甚至一度成為知乎話題中“讓女友感動到哭的禮物”??汀?/p>
誕生在2010年,年僅11歲的DR,憑借強調“真愛營銷”的暴利,在中國本土珠寶品牌競爭中砍下近百億的營收,登上了深交所的創業板。
夫妻店的IPO
雖然是夫妻店,但迪阿股份對分紅格外大方,據新浪財經報道:迪阿股份在2017年-2020年共進行四次大額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為8000萬元、1.5億元、9000萬元、1.2億元,累計分紅金額達4.4億元。而擁有超過98%股權的實控人夫婦,從這四次分紅中共套現4.3億元。
DR越來越像一個網紅品牌,在微信、抖音、電商平臺投放大量廣告,大力推廣“一生只送一人”的宣傳語。并且在大量戀愛綜藝、熱播電視劇的求婚情節中插入廣告,堪稱洗腦式推廣。
今年8月,鋼琴家郎朗在告白妻子吉娜時,使用了“你是我的DR”廣告語。憑借簡單、直白,更加容易被記住和模仿的優勢,一瞬間火遍全網,DR獲得了爆炸性的品牌曝光。
截至發稿日,DR鉆戒在抖音平臺獲贊3095萬,粉絲數為224萬。領先老鳳祥、周大生、周大福、I Do等競爭對手,是國內珠寶品牌傳播量第一。
成為網紅品牌就意味著巨額廣告營銷費,據迪阿股份財報披露:2018年至2020年,DR每年的廣告營銷費用占據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3.32%、40.51%和29.58%。
大量的廣告堆積出來的,是喜人的業績的增長,據東方財富數據表示:2020年,迪阿股份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24.64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63億元。2021年上半年,業績出現暴增,營收達到了23.2億元,快追上去年全年的水平了,而歸母凈利潤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為7.29億元。
迪阿股份營收爆炸性增長的原因,關鍵就是奇高無比的毛利率。DR的鉆戒,其實都是委外加工廠生產,自身并沒有生產工廠;通過代加工,DR主打的求婚鉆戒系列的成本價控制在3200元/件左右浮動;而DR鉆戒的零售價均在一萬元以上,凈利率高達70%,而珠寶行業平均凈利率僅為40%。
過多去宣傳“一生一枚”的概念,也限制了用戶的復購率。迫于無奈,DR表示除了求婚鉆戒和結婚對戒之外,其他產品線均不用填寫“真愛協議”。
除DR之外,迪阿股份接連開辟子品牌"Story Mark",主打用愛情故事定制婚戒,定位輕奢;子品牌“MOST ME”,主打線上電商平臺,以平價耳飾、手鏈為主。但兩個子品牌的營收占比加起來也不足母公司的1%,2020年虧損240多萬元。
真愛破滅,口碑暴跌
11月10日,大量粉絲涌入DR官方小程序,查詢自己家的愛豆有沒有DR鉆戒的購買記錄。結果被曝出多達12位偶像藝人曾購買過DR戒指,其中有宋威龍、黃俊杰、夏之光,焉栩嘉、任世豪、周奇等人,甚至還有一位女愛豆陸柯燃!
這下引起軒然大波,不但引起了粉絲們的“偶像塌房”預警,還有外界的大量質疑:為什么一個賣鉆戒的品牌,可以名正言順的收集用戶身份信息?而所謂的“一生一枚”,是不是商家收割智商稅的營銷手段?
隨后,有粉絲發文道歉:表示是自己通過黃牛非法獲取藝人的身份證號,并盜用個人信息自己給自己買了一枚戒指。這就打破了唯美、真摯、唯一的“戀愛濾鏡”,讓消費者心里嘀咕,這DR所謂的“一生一枚”是真的嗎?
DR非法收集用戶信息,建立了信息收集系統,還未能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引來嚴重的信任危機,最終導致DR永久性地關閉可查詢購買記錄的“真愛查詢”系統。
11月15日有網友爆料:規定“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DR鉆戒,其實只需要500元就能消除購買記錄。
這下直接動搖了品牌根基,DR官方連忙發文否認:“在用戶購買前都會提醒用戶,一經購買記錄終身不可更改和消除。關于網絡上有用戶謠傳花錢就可以解綁真愛綁定的問題并不屬實,不支持刪除和解綁信息。”
憑借一枚戒指就能保住愛情?這樣的童話故事,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DR沒有容錯率、崎嶇的戀愛觀被消費者頻繁質疑,甚至被網友戲稱DR的鉆戒其實是“處男膜”,只把第一次的當做真愛,那第二次的就不算愛了嗎?誰可以保證自己那么幸運,一次就可以找到無比契合的靈魂伴侶?
所謂的“真愛營銷”只不過是一場沒有法律效力、但有道德效力的忠貞游戲。DR瞄準了現在人不相信口頭承諾,情侶之間對于愛情的不確定性和渴望安全感,幻想可以有個第三方見證人,把愛情簽字畫押,扣上安全的枷鎖。
當“真愛承諾”失去公信力,DR要說出怎么樣的愛情故事,才能挽回消費者呢?
本文轉載自鋅財經(ID:xincaijing),已獲授權,版權歸鋅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