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愈演愈烈的首店爭奪戰中,一座“城”改變一座城的戲碼,還在繼續上演。

圖片來源:unsplash
魔都的意外停擺,并未徹底擾亂新首店們登場的節奏。
據贏商大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1436家首店鋪向了全國84城的商場、百貨,或是街頭、巷尾。較上年同期的1934家店,跌了近25.7%。
半年時間軸線上,日均上新的首店數量不到10家,而高峰爆點皆落在主要節假日,尤以五一、元旦為甚。
常規的城市首店、標準首店之外,167家全國首店、157家“非標”首店帶來的沖擊力,直接,且上頭。
另一個有意思的結論是,曾經外籍品牌霸榜的全國首店清單上,來自中國(包括臺灣、香港)的品牌已經成了絕對主力軍,今年上半年對應的數量為121家,占比高達72.5%。
當然,城市間的首店PK賽,因上海的短暫離場,結果也有了些新的變化。武漢、深圳、福州分別以170家、114家、112家首店霸榜前三。其中,屬于武漢、福州的驚喜與熱鬧,均由萬象城制造。
在愈演愈烈的首店爭奪戰中,一座“城”改變一座城的戲碼,還在繼續上演。
首店透視圖:逆襲者福州,大贏家萬象城
透視選取的1436家首店樣本,可從城市、商圈及項目三個維度層層剝開“2022上半場,首店愛去哪開店”的答案。
城市:福州同比暴漲224%,上海“含金量”最高
展開2022上半年全國首店地圖,就絕對數而言,福州是個亮眼的存在,同比上年增幅高達224%。
具體而言,除去2家非購物中心門店外,上半年福州開出的110家首店集中式落在福州萬象城、福州萬象·九宜城、福州萬科煙臺山商業漫步街區(一期)等8個項目中。
依類型看,福州這112家首店,區域/城市首店占比超90%,而全國首店僅有6家,其中2家在福州萬象城,3家在萬象·九宜城,另1家開在街邊——【福州魚丸】斗東旗艦店。
福州逆襲上位,“首店收割機”福州萬象城功不可沒。上半年,86家首店(占比達78%)在此地集結,其中包括華潤萬家零售集團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Ole'精品超市,及華潤集團自營的院線品牌萬象影城。
同福州“雄起”之理,上半年,武漢力壓北上廣深,排名再UP。不過,除了新開的武漢萬象城外,武商旗下兩大王牌mall——武漢武商MALL·國廣、武漢武商MALL·武廣緊追首店之風,大力調改,值得看見。
今年以來,疫情在一線之城不定時反復,某種程度上確實改變了首店們的落位思考。弱化“一線依賴癥”,轉向消費力、時尚力迅速崛起的商業準1線、2線城市,不失為一種抵御風險、擴充增量的有效方式。
當然,隨著首店經濟3.0時代到來,城市間較量的聚焦點,不再唯規模論,越來越向著“含金量”傾斜。
而衡量這個“含金量”,最直觀標尺則是全國首店占比之高低。
就這點看,絕對數量不占優的上海,依舊是最能打的頂尖王者。今年上半年,贏商大數據統計的167家全國首店中,上海雖然只錄得25家,但卻占上海全城首店數近43%。
上海25家全國首店,最大看點集中在休閑餐飲(9家)、服裝(8家)。2月25日,醞釀一年有余,“藍瓶咖啡”中國內地首店開門納客。蘇州河畔、面粉廠宿舍舊址,兩層紅磚斜頂洋房,這個小藍瓶在魔都終是掀起了“6小時排隊”打卡風。
小藍瓶是過往半年“非標”首店的代表,那同為全國首店的Shonen Jump Cafe,則是“標準店”的熱血玩家。作為集英社旗下《周刊少年JUMP》在中國內地首家主題餐廳,落在無限極薈購物中心1樓的它,承載著動漫青春的滿滿回憶。
雖因疫情封控了2個月,但上海的首發經濟動力仍然強勁。“全球新品首發地示范區+首發首店地標性載體+網絡新品首發平臺”的首發經濟載體建設體系,“進博會+時裝周+首發季”的新品發布平臺發展體系,之于首店們的吸引力,還在強化。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解封、復工復產,上海有一波籌開新mall已在路上。它們將成為下半年首店們火拼魔都的主戰場。當然,出片率超高的網紅街區——安康路、延慶路、安福路等,依舊是不少大牌首“非標”首店的心頭好。
商圈&項目:新興商圈好感度提升,明星mall是大贏家
較商業1線城市,商業準1線、2線城市表現出來的強盛生命力及后勁力,亦同步投射在首店扎堆的商圈和項目上。
因福州萬象城、武漢萬象城重磅開業,福州西二環商圈、武漢菱角湖商圈,成了2022上半年名副其實的“首店收割機”TOP2。
相較之下,武漢武廣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則是因圈內明星mall調改帶來大批新首店。2022年上半年,南京德基廣場引入了NO ONE ELSE、Mulberry、KIRSH、CHICJOC、GRAFF、Tabio、Shake Shack等15家首店,首進品牌優勢、品牌組合層級再次躍升。
而在深圳,調改后的深圳萬象城、萬象天地、卓悅中心三個商場,包攬了上半年深圳70%的國際品牌首店。其中,深圳萬象城15個“首店”全部為海外知名品牌打造,萬象天地、卓悅中心引進的首店中,國際品牌占比分別為50%和31%。
城市有別之外,在城市內部,對比上年同期數據,會發現:新首店們對于區域商圈、新興商圈的好感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一方面,隨著首店經濟持續加碼鋪開,在贏商大數據重點監測的城市中,市級、成熟商圈內,留給新首店的合適機會確實越來越少。相反,區域、新興商圈內,則存在大量拓荒之地。
另一方面,因為這波反復的疫情,多以人流量聚集的市級、成熟商圈為爆發點,這讓首店們選擇落位時,不得不把這一風險因素納入考慮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之于首店們而言,城市、商圈所代表經濟力、消費力是其選擇的第一觸發要素。而在同等水平之下,商圈內具備高人氣力、運營力的明星mall,抱得首店歸的概率,無疑最高。
這點上,今年上半年最大贏家“萬象城”,已給出明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州、廈門、深圳、重慶等19個城市、21個萬象城,共包攬了230家首店,占全國總數約16%。
2大視角看首店,風向變了?
首店業態之變:餐飲占比飆升,零售、生活服務熱度走低
疫情再現反復,“捂緊錢袋子”成了多數普通人應對不確定性的做法。但“民以食為天”的剛性需求下,消費市場從來不缺“干飯人”。
從最新數據來看,當“吃吃吃”的欲望明顯壓過“買買買”后,餐飲首店們跑出了一條加速度的拓店曲線。
據贏商大數據統計,同比2021年,今年上半年,餐飲首店的占比大漲,從39.7%飆升至45.3%。與此同時,零售、兒童親子等其它業態首店占比同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生活服務業態降幅最大,達三成。
-
餐飲:休閑餐飲仍是“大哥”,異國風情餐飲冒頭
2022上半年,休閑餐飲延續近兩年的活躍態勢,是餐飲首店的主力軍。
一方面,發展勢頭穩健的品牌逆勢拓店,擴展版圖。如霸王茶姬、茶顏悅色、檸季、星巴克、M stand、瑞幸咖啡、瀘溪河、KUMO KUMO、nama cocoa等開出至少4家首店。
另一方面,快餐大牌、奢侈品、酒廠、房企等玩家跨界而來,新海外品牌首入或加碼中國。如肯德基的“爺爺自在茶”、奢侈品牌Maison Margiela開出的Maison MargielaCafé、時代商業自營的TIMES·C CAFE、茅臺旗下的茅臺冰淇淋,以及火爆澳韓的“中國茶”頑徒ADDICTEA、藍瓶咖啡、重返內地市場的Ladurée。
整體上行的異國風情餐飲首店,集中在日式料理、泰國菜等常見品類。新興泰國菜餐廳太食獸、迷你椰·泰式大排檔異軍突起,各地頻繁“刷臉”;主打新加坡風味的星洲小館、人氣漢堡Shake Shack、“可以吃的花店”Tomacado花廚多城市拓展首店。
-
零售:“韓潮、英倫風”再度風靡,高端美妝護理熱度延續
零售業態中,服裝品牌首店在今年上半年逆襲。
來自韓國、英國的首店占比大漲,“韓潮、英倫風”再度風靡。如韓國潮牌chuu半年內進入6城、KIRSH中國首店落地杭州后同城再開2店;同屬一脈、來自英國的創意概念店Mithworld Gallery、走甜酷風格的Mithworld均有3家首店落地,演繹英國經典復古足球文化的Umbro進入中國半個月內,已在重慶、廈門開設首店。
另外,無性別穿搭漸成新潮流。INXX旗下TOFOURTH、新興設計師品牌AURA WORLD、與chuu同宗的NO ONE ELSE、UR旗下本來BENLAI等擁有“無性別標簽”的品牌紛紛開設中國首店。
高端美妝護理關注度持續走高。Gucci美妝、TOM FORD BEAUTY、Burberry Beauty、Christian Louboutin Beauty、Givenchy Beauty、YSL Beauty,以及奢香CREED、LOEWE香氛等分別落地至少2家首店。
此外,備受潮人熱捧的QQfamily、x11等IP主題店首店快出;“跑馬圈地”中的汽車體驗店,智己汽車、smart汽車、極氪汽車、蔚來中心等表現亮眼。
-
兒童親子:高端、潮酷受熱捧,玩家扎堆而來
高端、有態度的兒童零售品牌被“挑剔”的家長追捧。如童趣生活方式品牌hana&shida花下、丹麥高端品牌MarMar Copenhagen、環球親子集合品牌Tiny Travelers,以及走嘻哈超酷風格的Bossini.X KIDS、美式棒球文化濃厚的MLB KIDS、消除時尚規范和性格偏見的nununu,陸續新進多個城市開出首店。
值得一提的是,樂高作為唯一拓展首店的兒童玩具品牌,向二線及以下城市下沉,開進德州、信陽、銀川、新鄉等地。
兒童游樂首店中,車類駕駛、探洞歷險火熱。卡爾飛車、紅尾狐卡丁、小象交通小鎮等5個品牌開出首店;探洞歷險記、探洞工場、都市探洞王樂園等品牌首店,以復雜多變的洞內地形吸客,沉浸式空間營造出探險的刺激感。
-
生活服務:美發造型活躍,呈高端化趨勢
口罩難摘,美發造型成顏值經濟下另一大“美貌輸出口”,且持續呈現高端化趨勢。歐萊雅旗下L'Oreal Professionnel Paris城市首店進駐廣州K11,擁有完整護發流程;主打調養、減腦壓的高端空間LADY N分別在武漢、佛山開設首店。
此外,DIOR迪奧進軍美容SPA賽道,定制護膚奢享體驗。DIOR迪奧美妍奢享薈中國首店落地上海IFC,此前曾在成都遠洋太古里開設限時體驗店。
配套零售中,花店、微醺、食品零食品牌首店迭出。低度酒WAT在深圳、長沙開出城市首店,英國私藏酒窖The Distillers Library中國首店落地深圳深業上城;高端花店roseonly在長沙海信廣場/昆明恒隆廣場開出城市首店、野獸派進駐廈門萬象城;良品鋪子、三只松鼠聯盟小店分別開進銀川、南京。
-
文體娛:酒吧受歡迎,書店動作頻頻
“夜經濟”效應下,酒吧持續火熱,娛樂集合店冒出不少新首店玩家。
融合電競、酒吧等年輕人喜愛品類的沙圖電競酒吧,在蘇州iD PARK歌林公園東區開出全國首店;京東旗下潮玩體驗中心“娛非凡”全國首店落地武漢萬象城,集結了聯想、惠普、Pico、任天堂等眾多品牌的潮玩裝備。
文化藝術業態首店比例有所上升,融合了閱讀、文創、咖啡、親子、手作體驗、共享空間文化活動等多元業態的書店,再次躁動起來。
號稱長沙“城市客廳”的覔書店新進4城;唐寧書店開出上海、佛山首店;旭輝集團自有品牌二酉書店、幾何書店、蔦屋書店、卡佛書店、光谷書房、鐘書閣均有開設城市首店。
健身會所回暖,沖浪、滑雪等高端小眾運動成為年輕消費者新寵。
SUPERMONKEY超級猩猩健身、威爾仕健身均新進2個城市;沖浪運動品牌Nomo Surfing 諾莫沖浪俱樂部、WaveShark小鯊魚、KS KEEP SURFING,以及snow51滑雪、元氣太極等7家品牌開出首店。
首店類型之變:非標店占比下降,本土品牌退、國際大牌進
在2021年Q3首店報告中,贏商云智庫曾觀察到一個現象:非標準店型成品牌布局首店的重要方式。
彼時背景下,品牌發力非標準店型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升級品牌形象、彰顯品牌創新力;二是出于開拓新消費場景的考慮。
而在進入“不確定性”劇增的2022年后,“活下去”成了多數品牌的頭號任務。于是乎,據贏商大數據統計,這半年新開的首店中,非標典型占比同比減少三分之一。
當然,這種現象在多金多產的國際大牌身上,表現得并不明顯。各類概念店、旗艦店、主題店,依舊是它們成為購物中心座上賓的橄欖枝。
如瑞士制表品牌TISSOT在北京SKP-S開出全球首家天梭T-Heart概念店,保險箱式創意陳列讓人耳目一新;YSL Beauty全球首家白金形象店進駐廣州K11;pantheon在北京銀泰中心in01開出全球首家VERSACE聯名Club。
因首店而起的熱議,總會反復出現在各個月末季初。不可否認,它依舊是一張王牌,不過是具體效用在不同城市、項目、商圈、業態間略有不同。
且,這種不同,還會隨著時間、大環境之變而變。一如曾經大熱的非標首店,在當下不為本土玩家們過多崇拜;一如排隊瘋搶的奢侈首店,也不得不稍微放慢腳步。
下一季,屬于首店們的新樣子,又會是什么呢?
本文轉載自贏商云智庫(ID:sydcxy2014),已獲授權,版權歸贏商云智庫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活動季」即將盛大開啟
白皮書早鳥優惠 數據庫會員體驗資格 報告下載特權 …… 多重福利等你來領!
歡迎大家掃碼入群,共同交流探討新消費“真”相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