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滑板吧,滑不被定義的板。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逢周末傍晚,這里就聚集了大量玩滑板一族——
有腳踩板鞋的雙翹男孩,也有穿著時尚的長板女孩;在廣場和景觀大道中央,是一批玩陸沖的潮男潮女;還有正在練習基本動作的孩童,小小的身體不熟練地扭動向前;更有六七十歲依然動作靈活的大爺,帥氣上板的瞬間秒變追風少年,成為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滑板,這一曾經專屬于街頭青年的小眾運動,如今為何能成為老少皆宜的運動新寵?
街頭運動
滑板運動(Skateboarding)由沖浪運動演變而來。
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美國加州海灘社區的居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滑板。70年代中期,隨著抗沖擊性更強的聚碳酸酯運用在滑板制造上,滑板的耐用性變強,帶動行業飛速發展。
滑板分為雙翹、長板、陸沖板等不同類別,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細分運動類目。雙翹是傳統意義上的滑板,有板頭和板尾,一般用來做技術動作,對技術要求較高;長板相較于雙翹板面更長更寬,擁有較長續航能力,適合新手體驗;而陸沖板則是在路上模擬沖浪帶來的失重感,同時抓地性能較強,比起傳統滑板更不容易受傷、且能夠快速上手。
雖然滑板運動在沖浪運動基礎上誕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滑手們逐漸摒棄了沖浪道具并建立起專門的滑板場地,開始從器材、場地和人群上徹底與沖浪分離開來。
滑板具有獨特的語言、技巧、服飾風格和音樂文化,背后蘊含著商機和財富。全美各地星羅棋布的滑板相關公司向人們揭示著一個新的運動的到來,Supreme、Vans、Stussy等一批國際潮牌隨后誕生。
Vans是滑板鞋的鼻祖,也是多年來風靡滑板圈的品牌之一。
1966年,在加州經營一家零售店鋪的老板Paul Van Doren發現,很多滑板愛好者都想購買一雙耐磨的特殊運動鞋,于是他以強貼地力為特點創造出了Vans的第一雙滑板鞋,并受到了當時滑板愛好者們的喜愛和追捧。此后Vans逐漸成為原創極限運動的潮牌,相繼推出Old Skool及黑白棋盤格Slip-on等經典滑板鞋系列。
Vans除了對滑板鞋做設計和生產外,還專注于宣揚滑板文化。比如頻繁贊助與滑板運動有關的活動,包括贊助1995年極限運動音樂節、1996年首屆滑板三冠王錦標賽等;培養自己的職業滑板手,每年舉辦相關職業比賽挖掘潛力新人;還設立了House of Vans London等滑板公園及其他公共場所,供滑板愛好者們練習和交流。
圖源:Vans官網
Vans母公司VF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Vans全年營收41.6億美元,是旗下營收最多的子品牌。
近年暢銷全球、被眾多明星追捧的Supreme,也是一家因滑板而誕生的潮牌。
出生于英國的James Jebbia,本就是一個酷愛潮流文化的“街頭少年”。上世紀80年代他來到美國紐約,一開始是Parachute服裝店的銷售員,參與創辦了潮流服裝店Union及沖浪文化起家的Stussy。后來,30歲的James Jebbia自立門戶創辦了Supreme,專注做滑板界的潮牌。
最開始,Supreme只銷售一些簡單的T恤衫及帽子,但它很快在滑板圈子里火了起來。因為Supreme的門店員工是一群來自街頭的板仔,他們把這里從單純的購物場所,變成了能夠一起聊天、玩耍、開party的本地滑板文化“據點”。
得益于高頻次的線下聚會,聚集起來的滑板少年形成了獨特的滑板文化社群,Supreme也由此成為紐約街頭文化特別是滑板文化的標志,并逐漸發展為紅遍世界的潮牌。
除Vans和Supreme之外,其他國際休閑運動品牌也相繼打入滑板鞋服市場。
比如Nike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專注于滑板鞋的品類SB系列,New Balance在2012年推出滑板支線Numeric。為了讓自己的產品得到圈內人的認可,Nike和New Balance也努力融入滑板文化,組建選手隊伍、贊助滑板大賽等。
走上奧運
雖然滑板運動已經在歐美流行多年,但近幾年才開始在中國“破圈”。
2016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滑板等運動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讓這項小眾運動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一直致力于推動奧運會“年輕化”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我們想把體育運動帶給如今的年輕人,而這群年輕人有很多的選擇,我們不再期待他們會自己擁抱我們,反而是我們應該走向他們。”
不負眾望,滑板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上吸引了眾多關注,13歲的日本小將西矢椛最終獲得滑板女子街式賽冠軍,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年輕的金牌得主之一。首次亮相奧運會就獲得廣泛關注的滑板運動,也順利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連續3屆舉辦的奧運會比賽項目,將成為奧運會永久比賽項目。于是今年2月,國際奧委會宣布:“2028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將見證滑板運動發展成為一項成熟的永久性奧林匹克運動。”
進入奧運大家庭如同一針“強心劑”,讓滑板這項小眾運動飛速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后中國滑板相關企業數量迎來飛速增長,2019年達到1255家。
滑板能夠成為一項新的城市休閑運動,也離不開近幾年的疫情催化。
“疫情后大家需要一個沖破內心的窗口,而滑板給了我實現這個的可能。”滑板運動愛好者土豆(化名)告訴億歐。
疫情下人們的出游觀念發生改變,越來越多人傾向于選擇健康和運動結合的生活方式。迪卡儂發布的《2021運動消費趨勢報告》中顯示,疫情下消費者專注探索多元的戶外運動場所和方式,像露營和騎行等運動一樣,滑板正在成為新的社交方式。
跟露營、騎行等戶外活動相比,滑板在設備上投入極低,普通的板大概只需兩三百元,一塊頂配的品牌滑板均價在2000元左右。而且滑板對場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一片寬敞的場地就能實現滑行自由。
這也是滑板得以在男女老少中大肆盛行的一大關鍵因素。
商機前夜
滑板運動的風靡,催生出廣闊的市場。
市場調研公司QY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滑板市場正以每年3.1%速度增長,2025年將達到24億美元。據公開報道,近兩年滑板運動在國內增加了600多萬參與者,年齡多在8-12歲之間。
線下門店和線上平臺的滑板銷量也明顯上漲:北京某滑板銷售門店的負責人透露,近兩三個月滑板的銷量大概翻了近10倍,一些網紅款還沒有擺到店里就被提前銷售;抖音電商數據顯示,2021抖音電商滑板產品的銷售額增幅高達353%;天貓國際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進口滑板同比增速達三位數。
創業者們從中捕捉到新的商機,滑板相關的護具、服飾、鞋履等業態都站上風口。
最先動起來的,是本土滑板品牌。
此前,西班牙Slide、美國Carver和Santa Cruz等國外滑板品牌是滑手們的首選。不過,近年來DBH滑板、沸點、BOARDHEAD等本土品牌逐漸成為滑板界的新星。比如DBH在營銷上做了很多嘗試,與動漫IP《火影忍者》等開發聯名款,成功收獲一批擁躉。
圖源:沸點、DBH天貓官方旗艦店
一些以科技為驅動力的品牌正在做電動滑板的嘗試,也迎來不少投資者青睞。比如今年3月,共享滑板運營服務商精靈滑行宣布正式完成A輪數千萬融資;今年4月,電動滑板品牌Exway獲紅杉中國種子基金4000萬元融資。
滑板相關的服飾、鞋履,因更能彰顯態度和個性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局,滑板潮人、國際大牌、老牌國貨都想來分一杯羹。
滑板文化愛好者們創立的集合店,和早期的Vans和Supreme如出一轍。中國滑板教父韓敏捷在1999年一手創辦了購買滑板鞋和服飾的店鋪FLY Streetwear;作為上海最早一批滑板愛好者的代表,謝汶凱和胡天佑在2014年創辦了屬于自己的滑板品牌“Avenue & Son”。
服飾品牌則更想借此孵化屬于自己的潮牌文化。此前,服飾品牌太平鳥拿下意大利街頭滑板品牌COPPOLELLA的中國業務,布局潮牌運動市場。不少國際奢侈品大牌也在設計中融入滑板街頭風,比如愛馬仕的滑板包,LV的經典花紋滑板。
老牌運動品牌的入局,更是讓滑板的商業熱潮愈演愈烈。李寧從2021年開始入局并推出滑板鞋“惟吾 Pro”,2021年與美國傳奇滑手Erik Ellingron合作推出了首款滑板鞋“靈騰”;今年1月,安踏宣布正式打造中國滑板生態,并請出當紅流量明星、中國滑板運動推廣大使王一博代言安踏滑板系列首款滑板鞋產品“驁立”。
圖源:李寧、安踏京東官方旗艦店
滑板運動鮮明的社群屬性,也延伸出一些獨屬于這種小眾運動的的商業形態。
社群帶來的歸屬感和運動本身帶來的自我認同,是滑板愛好者的普遍需求。街頭文化賦予了人們新的交流方式,玩滑板讓多種背景的人們聚在一起。除了滑板,他們之間也碰撞出更多商業需求。
這讓許多俱樂部形式的滑板社群,開始向包含多元業態的生活方式綜合體演變。這些綜合體集演出場地、主題咖啡、露天泳池與滑板用具銷售等于一體,比如杭州50滑板俱樂部、北京原力街頭俱樂部等。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滑板俱樂部有近400家。
此外,滑板本身是一項極限運動,所需要的滑行技巧也帶起一波培訓生意。
據北京某滑板營地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滑板初學者相比去年增長了一倍,主要以8-12歲的青少年為主,私教的價格在每小時400-600元左右。
負責廣州市滑板隊訓練的VBOY滑板學??偨浝韺O昌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培訓機構中有常規學員四五千人,4年來累計學員數量已經超2萬人,其中2/3的學員是青少年。
能火多久
盡管滑板運動越來越為大眾所熟知,相關的服飾、鞋履、社群、培訓等業態也在不斷興起,但這個行業的商業形態想進一步做大依然很難。
一方面,滑板畢竟是“街頭文化”的代表,本身的受眾具有局限性。
街頭文化具有反束縛、追求自我和個性化等鮮明屬性,說唱、街舞、涂鴉、打碟以及滑板等都是其表現形式。其實,當前幾乎所有的潮牌品牌都是從街頭文化中興起并傳播開來。
但從目前來看,街頭文化依然是小眾,尤其在中國,國民接受程度并不高。而相關的潮牌則商業競爭激烈,主要通過名人IP和品牌文化構成護城河,很難形成商業壁壘。
另一方面,滑板剛成為奧運賽事正式項目,和奧運的融合及商業開發還處于早期。
奧運會作為全球性的體育競技賽事,文化內核更多講求“競技”精神,這和滑板的文化并不十分相融。比如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奧運賽事服裝通常要求做到統一,但在滑手看來這很奇怪也很難接受。
滑板玩家土豆表示,滑板的文化底層是具有反規律性、極度倡導個性化和解放自我。因此和其他奧運賽事常規項目相比,滑板的商業開發將遵從不同的邏輯。
圖源:受訪者提供
從露營到飛盤,從騎行到滑板,戶外運動在今年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
這些爆火的戶外運動其實有著一些共同特性:運動場景更加接近自然,不過度強調運動的競技性,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交屬性。
背后的原因在于,疫情的不斷反復和防控升級,蠶食著人們對生活和工作的耐心,而戶外運動能夠擺脫壓力、回歸自然,由此成為年輕人短暫放松與治愈自我的重要方式。
伴隨人們戶外運動需求的日益增長,相關市場也迎來新的發展窗口??茽柲峁芾碜稍児竞吞熵埪摵习l布的《運動戶外私域趨勢洞察》顯示,2020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達3150億元,2025年預計達到5990億元。
盡管未來市場規模龐大,但以滑板為代表的諸多戶外運動在中國仍處于商業開發的前夕。能否趁風口乍起充分挖掘商業潛力,還依賴于消費者和品牌、文化甚至社會進行深度且持續的理解和溝通。
參考資料:
1、《反叛宣言:滑板文化與消費的時代變遷》,元氣資本
2、《Supreme紅了20年,何以還是街頭潮牌話題王?》, CBNweekly
CBNData「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活動季」即將盛大開啟
白皮書早鳥優惠 數據庫會員體驗資格 報告下載特權 …… 多重福利等你來領!
歡迎大家掃碼入群,共同交流探討新消費“真”相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