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開始
對于百億巨頭康師傅而言,在飲品市場依舊有“遺憾”。——瓶裝水品類。
當下的康師傅憑借自身在多個領域的長年精耕,加上和百事、星巴克等國際巨頭的深度協作,最終成為國內市場排名靠前的飲品巨頭。并且在即飲茶(含奶茶)、果汁、即飲咖啡和碳酸飲料等領域都位居行業前列……
但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水品類僅實現營收23.31億元,同比增長9.27%;在整個飲品板塊中的占比和去年同期持平,仍為10%。值得一提的是,水業務在康師傅整個飲品板塊中僅列第四(低于碳酸飲料及其他、茶和果汁)。
康師傅旗下擁有包裝飲用水(藍蓋礦物質水)、喝開水、涵養泉以及純水樂等多支單品,涵蓋熟水、天然礦泉水及飲用純凈水等主流品類,那為什么還說飲用水品類是康師傅的“遺憾”呢?
昔日王者痛失“寶座”
從規模上看,康師傅單水品類營收就超過了20億元,且還有接近2億元的穩步增長,似乎也沒那么糟糕?
但要知道,時間要是播回15年前,康師傅在瓶裝水市場可謂是“呼風喚雨”般的存在。
2004年,康師傅發力瓶裝水市場,推出售價為1元的礦物質水,并迅速在業內開啟“1元水”的黃金時代。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康師傅在2007年的半年報中披露,其礦物質水的全國市占率就攀升至17.3%,并幫助康師傅首度坐上飲用水市場的冠軍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尼爾森數據,2009—2014年,除了2012年短暫屈居第二之外,康師傅的瓶裝水產品市場占有率均為行業第一。
那康師傅是如何丟掉“皇冠”的呢?一是調整包裝,二是品類競爭,三是提價。
目前,在康師傅的官網上仍保留著2011年8月發布的一則新聞稿,文章中稱:“康師傅從2004年開始著手研究降低瓶子的重量,率先將瓶裝水塑料瓶重量從18克將至16克。不久前,康師傅攜手楊瀾,再次推出創新的12克環保輕量瓶,第二度引領飲料界的環保之旅。”
這種瓶身輕量化在環保意識逐漸提高的今天來看,確實也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但在當時,對于瓶身這6克的質量改變,消費者恐怕并無太直接的感知,但更多的是覺得康師傅“太摳”。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就對食評方表示,過去國內消費者對于包裝是存在分歧甚至偏見的。因為康師傅是最早做出輕量包裝瓶的企業,其主要作用就是更環保,但是它走的太快了,很多消費者就會覺得說是企業為了省成本或者其他想法,因此這也康師傅的品牌形象還是有點受損。
再加上“水源門”等事件的沖擊,在2011年,康師傅瓶裝水老大的地位正式被農夫山泉所取代。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5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又對包裝飲用水提出要求,包裝飲用水僅分為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其中,其他類飲用水又分為飲用天然泉水、飲用天然水、其他飲用水。因此,康師傅的礦物質水不得不更名為“康師傅包裝飲用水”。當年,康師傅在瓶裝水市場的地位再度下滑,被怡寶超越成為行業第三。
2018年8月,康師傅包裝飲用水提價到2元,徹底告別1元瓶裝水時代。而此次提價并未讓份額日漸收縮的康師傅重新站上巔峰,反而在面對農夫山泉、怡寶等2元價格帶巨頭的“打壓”,也讓康師傅包裝水逐漸退出行業頭部競爭的舞臺。
如今,在整個包裝飲用水市場,康師傅不僅失去了昔日的“王座”,甚至未能擠進前三,僅排名第四,市占率不足10%。
水賽道“再出發”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瓶裝水市場規模在2021年已突破2000億元,未來幾年,瓶裝水市場規模仍將以8%-9%的速度增長,2025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顯然,在這塊千億“蛋糕”面前,康師傅怎么可能熟視無睹?
基于調價的“失誤”,康師傅首先將包裝飲用水的價格回調至了1.5元/瓶,但在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價格層面,仍舊沒能挽回康師傅在瓶裝水市場的昔日光輝。
尤其最近幾年,天然礦泉水價格普遍下探至3-4元/瓶左右,不僅避開了農夫山泉和怡寶扼守的2元價格帶,也拉近了天然礦泉水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而對于康師傅自己讓出的1元價格帶,還有冰露和今麥郎在堅守,因此,在當前的瓶裝水市場,康師傅想單純的靠包裝飲用水來“力挽狂瀾”,幾乎不太可能。
與此同時,作為康師傅的老對手,今麥郎在2016年推出熟水涼白開大獲成功。對此,康師傅多少有些“懷恨在心”:你斷我后路,我就抄你前路。于是,康師傅也在2020年推出喝開水“迎戰”。在技術層面,今麥郎采用UHT125℃殺菌工藝,康師傅就采用UHT135℃超高溫瞬時殺菌,并宣稱采用納米級過濾和天然椰殼活性炭技術過濾并去除異味,其中韻味不言而喻。
其實長遠來看,康師傅推出喝開水并不全在于阻擊今麥郎的涼白開。一方面,基于康師傅此前水產品的矩陣來看,事實證明包裝飲用水實難站穩2元價格帶,而“純水樂”從基因層面又屬于百事,康師傅自己的涵養泉在5元價格帶,和一眾5元價格帶的天然礦泉水一樣都處在尷尬境地,反觀當前瓶裝水市場,2元價格帶的產品始終是主流,且短期內難以撼動,因此,康師傅要想在瓶裝水市場力挽狂瀾,亟待一款“驍勇善戰”的2元產品。
基于當前市場競爭態勢,對于康師傅而言,熟水無疑是最有機會的。
因此,在瓶裝水領域,康師傅當前已經將喝開水作為了戰略性產品在猛推,無論是一二線市場還是下沉市場,如今都能看到喝開水的身影。據康師傅2021年年報稱,“喝開水”銷售額已經接近10億。2022年,在“喝開水”的驅動下,康師傅包裝水銷售額明顯增長……
截至目前,康師傅在包裝飲用水層面雖然規模較農夫山泉和怡寶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和排名的三的百歲山之間差距卻并不大,百歲山市占率9.6%,而康師傅僅以0.3%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后,隨著近兩年康師傅在應用水市場的持續發力,回到行業前三也是相對容易實現的事。
康師傅的機會在哪里?
其實縱觀整個國內飲品市場,康師傅依舊是“渠道為王”的品牌代表,其渠道下沉力度應該僅次于娃哈哈,這也是為什么康師傅的喝開水上市不久之后就能快速的鋪到各級市場的關鍵。
據西南某市一位知名快消品企業的銷售一線人士向食評方透露,當前康師傅包裝飲用水的批發價在13元/件左右,喝開水20元/件左右,但每個月政策不一樣,像開訂貨會的時候包裝飲用水價格能下探至11元/件。
不過,該人士也表示,在當地,農夫、怡寶和娃哈哈在當地是飲用水前三,而康師傅的喝開水表現一般,多是終端用來做割箱陳列。同時他也肯定了康師傅在下沉市場的地位:“康師傅在學校、工廠、工地等特殊渠道比較強勢。”
“整體上看,康師傅更抓重點、費用集中。”該人士透露,康師傅一個工廠雙開門冰柜加貨架一組900元,而其他品牌可能只有200元,并且冰柜管的也不嚴。
顯然,合理的利潤空間加上過硬的渠道,是康師傅“卷土重來”最大的底氣。
此外,從品類上看,朱丹蓬對食評方表示,康師傅當前布局礦泉水的策略也是對的,因為當前康師傅的整個品牌效應、規模效應雙紅利已經凸顯,而礦泉水是未來的消費趨勢和方向,因此在礦泉水領域康師傅是有機會的。
對于整個包裝水業務,康師傅在今年的半年報中表示,以多價格帶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側重大包裝,挖掘家庭消費場景需求。“康師傅包裝飲用水”攜手奧運冠軍郭晶晶傳遞“選安心、選健康”的品牌形象。中價水“喝開水”聯合品牌代言人蔡徐坤,聚焦年輕消費者。“純水樂”攜手中國女子足球國家隊隊員,加強與消費者溝通。三個品牌皆上市5升大包裝。純水樂“蘇打氣泡水”銷量穩步上升。天然礦泉水“涵養泉”新裝上市。
而統觀康師傅飲品穩步增長的另一大戰略就是其在財報中提到的“大包裝”。連上述人士也向食評方感嘆:“康師傅飲料品項太多了,同一個味道可以給你幾個規格,比如紙盒、聽裝、310豪升、500豪升、1升、2L甚至5升……其中,僅1升裝就差不多有23支。”
顯然,無論從產品品質、產品品類還是產品規格層面來看,康師傅在瓶裝水市場的產品覆蓋力還是展現了自身所具備的“王者之氣”,隨著其在戰略層面自上而下的發力,康師傅包裝飲用水能否再現昔日光輝?喝開水能否獨擋一面?涵養泉能否成為天然礦泉水新寵呢?這一系列的最終答案都是值得業界持續關注的。
本文轉載自食評方(ID:spf_100),已獲授權,版權歸食評方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白皮書現貨發布,火熱售賣中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