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品類,想念食品通過在這些產品層面或許能夠進一步拉近與老對手之間的距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新消費浪潮沖擊下,業界似乎放松了對傳統品類的關注度。
而就在傳統的掛面市場,河南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想念食品”)卻一步步的朝著“掛面第二股”靠近。只不過,面對豪強林立的掛面市場,想念食品的優勢似乎并沒有那么明顯,因此該企業近年來也在積極嘗試通過新品類布局來拓寬賽道,殺出紅海。
傳統的“紅海”市場
基于國內行業發展歷程,掛面行業早已是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細分品類了,市場格局也基本養成。
根據想念食品招股書引援的行業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21年,全國掛面市場規模從約220億元增長到約7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約12%。
不過,在市場層面,聚焦本土市場的想念食品并未占據太大優勢。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21年統計數據,在全國24家掛面企業中,金沙河、克明食品、想念食品全國占比位居前三,其中,金沙河和克明面業占比分別為22%和8%,想念食品雖然位居前三,但占比僅為4%,也就是克明食品的一半,金沙河的1/5不到,而緊隨想念食品后面的中糧糧谷和益海嘉里,則產量占比均為3%,并且與想念食品的差距并不大。
并且,根據買購網羅列的十大掛面品牌中,金沙河、陳克明、想念、金龍魚、香雪、博大面業、今麥郎、裕湘、中裕ZHONGYU、春絲等品牌上榜。
眾所周知,想念食品所在的河南和金沙河所在的河北,都是我國重要的小麥產區,而大多數面品巨頭也都誕生于次。比如在河北,據2022年河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顯示,金沙河集團就以119.02億元的規模位于第48位。而除此之外,五得利面粉集團有限公司以415.72億元位列第20位;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以241.46億位列第32位……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企業除了面粉或者食品飲料業務之外,掛面也是重要的產業之一。
而作為掛面行業老大的金沙河集團總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是一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民營企業,現擁有15家子公司,員工約6700名。該集團日加工小麥20000噸,行業全國排名第四位;日產掛面5000噸,行業全國排名第一位。2021年,金沙河集團產值達150億元,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
與想念食品差距更小的克明食品已于2012年于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掛面第一股”。2021年克明食品營收金額為43.27億元,其中面條業務達到了24.7億元、面粉實現了7.2億元、方便食品營收金額為3.4億元。
而反觀想念食品,其招股書顯示2021年的總營收僅為22.22億元,不及克明食品單面條業務的規模。
想念食品的底氣
其實,此次非想念食品第一次沖擊IPO。早在2020年9月29日,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就被受理,但半年后卻主動撤回了相關上市申請。若此番上市進程進展順利,想念食品將會成為繼克明食品之后的第二家在A股上市的面條公司。
此次想念食品上市計劃募資9.74億元,發行不超過360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其中,6.58億元用于鎮平想念食品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項目;4330.27萬元用于想念食品掛面車間技改項目;6888.4萬元用于想念食品檢測和研發中心;2.04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談起想念食品的發家史,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彼時,想念食品創始人孫君庚從承包瀕臨倒閉的面條廠開始,2年之后通過將面條進行精細化包裝賺的第一桶金。公開報道顯示,2006年,想念食品占據南陽70%的市場份額,隨后開啟快速發展的道路。
尤其在2016年,想念食品在電商渠道的走紅幫助該企業快速出圈,并帶動公司整體業績快速增長。有報道稱2017年想念食品的營收攀升至8億元,比上一年翻了3倍。
根據想念食品的招股書顯示,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掛面、面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掛面及面粉。目前,已打造“想念”、“康面”、“宛康面”、“優面”等多個品牌的產品線,推向市場近400款掛面產品。
從2019年至2021年,想念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3.48億元、19.47億元、22.2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71億元、1.03億元。
其中,其中掛面在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為10.72億元、13.87億元和11.62億元,占比為84.42%、79.07%和61.81%;面粉業務這幾年發展較快,報告期內,面粉營收分別為1.97億元、3.67億元和7.17億元,連續2年增幅近100%。
不過,與其他品牌不同的事,想念食品始終還是只能算得上“偏居一隅”的地方性企業。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想念食品在南陽地區的營收占比為41.75%、37.49%及45.49%,在整個河南省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2.21%、59.08%和65.02%。除此之外的9大區域占比均為個位數,其中,像西北、華南、華北、西南和東北地區,營收占比均低于5%。
預借助新品類殺出紅海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想念食品要考掛面這一品類來實現“彎道超車”顯然成功的概率太低,因此,近幾年來,想念食品開始在品類上下功夫,先后推出“85%蕎麥面”“閃面”“番茄牛腩拉面”“泰式冬陰功拉面”“藤椒雞拉面”“重慶小面”和“熱干面”等各類新產品來爭取贏得更多市場。
想念食品在招股書中表示,“懶人經濟”和“宅經濟”已成為當前消費的主流趨勢,“輕烹飪”概念的風味掛面和自熱面是未來掛面行業進行產品研發的方向之一。同時,包括鮮拉面、烏冬面、冷面等在內的鮮濕面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追求品質體驗的消費群體有意愿為其付出更高溢價。
不難理解,掛面作為傳統品類,大多數價格在10元以內,很難通過口味或者產品變化來進一步拉高售價,從而導致了掛面行業的整體毛利率偏低,這也進一步遏制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相比之下,披上預制菜或者方面食品“外衣”的面制品近幾年來快速崛起,不經擁有更多的風味變化可以迎合更多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在新口味、新概念的加持下,產品的毛利率也明顯提高,這對于小麥價格走高的面制品企業而言,在抑制成本壓力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利潤空間。
而對于想念食品而言,單靠一袋掛面闖天下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尤其是急于打破單一區域格局的當下,依托多口味的方便食品品類,無疑是成本最低、最優效率的方式之一。
放眼方便食品行業,方便面格局已經趨穩,而一些依托區域美食的品類最近幾年發展迅猛,比如廣西的螺螄粉、川渝的酸辣粉等都是如此,依托新品類,想念食品通過在這些產品層面或許能夠進一步拉近與老對手之間的距離。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