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為需求買單的年輕人讓上門照顧的服務在互聯網開始流行。

圖片來源:pexels
“陽”這個話題,已經成為了近期社交平臺上全民關注的熱點。
還沒“陽”的調侃自己是“天選打工人”,正在“陽”的從各種生病表現分析自己得的是“干飯株”“放屁株”還是“鴨子株”,“陽康”的人則分享起了自己“不能洗頭洗澡”“多喝熱水”的康復經驗。
除了在社交平臺表現的豁達樂觀之外,無數“獨在異鄉”的打工人也開始擔心起了自己:“一個人在家,要是高燒燒迷糊了怎么辦?”
和互聯網相伴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的獨特解決辦法——抖音上,西安網友“芒果加冰”分享了自己的解決辦法,老公身在外地,她在“陽”了之后叫了一位跑腿上門照顧自己,沒想到老公連夜回家了,場面略有些尷尬,但她還是囑咐起了跑腿小哥“你先把粥放這,然后再幫我拿個水果。”
和“芒果加冰”一樣選擇花錢買服務的“小陽人”不在少數,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小紅書、抖音和閑魚上,無數“上門照顧小陽人”的服務正在涌現,入局的有專業人員,也有尋求兼職機會的年輕人。相比于幾十元的上門喂貓,一百多元的上門做飯,“上門照顧小陽人”風險更大,價格也更高:一天的費用最高能夠達到500元,但高價之下,依舊有人愿意下單。
一端是獨居的“小陽人”,一端是專業跑腿、兼職年輕人,舍得為需求買單的年輕人讓上門照顧的服務在互聯網開始流行。
500元一天,上門照顧“小陽人”
打開小紅書、抖音和閑魚,搜索“上門照顧小陽人”,就能跳出無數相關帖子。大多數帖子都會注明自己已經“陽康”不怕病毒,以及帶上坐標地點。
眾多帖子中,無數從業者也分成了專業和非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由之前的跑腿小哥,代排隊小哥等組成,本就有服務經驗的他們,對于“上門照顧小陽人”更是得心應手;非專業人士則由各路兼職人員構成,其中有不少是放寒假在家的大學生,以及本職工作清閑的年輕人。
雖然服務名稱是“上門照顧”,但業務內容并不僅僅只有上門照顧,「電商在線」與多位從業者溝通后得知,服務內容包括了照顧病人(體溫檢測、喂藥等)、上門做飯、打掃衛生和清洗衣服等,個別從業者還會提供陪伴“小陽人”去醫院、代取快遞、幫忙喂貓遛狗和跑腿等額外服務。
不同的服務內容下,收費標準也不同,兼職的非專業人士大多按天數收費,價格在260—500元一天,每天上門服務的時間在8—12小時左右。專業人士則會按小時收費,一般在30—50元一小時。上海的跑腿林師傅表示,自己目前的收費標準是30元一小時,服務范圍局限在自己周圍6公里內,6公里外1公里收5元交通補貼費,“6公里外有點遠了,我基本是騎電動車的,來回就要花一個小時,所以收一個路程費。”
雖然服務價格頗高,但也有不少人愿意接受。上海的獨居白領橙子就購買了“上門照顧小陽人”的服務,一天的價格在300元,上門照顧自己的女生在她家待了大概9個小時,“一小時大概30多塊錢,比我請家政阿姨打掃衛生的價格還低一些。我是怕高燒嚴重才找的女生上門照顧服務。我就發了一天低燒,所以第二天就沒有下單了。”
無錫的凌凌也表示,她最近接了好幾單,但基本都是時間一兩天的訂單,“大多數下單的就是難受的不行,熬過了最艱難的一兩天就好了,也不會繼續下單了。”
不少從業者為了獲得客戶的青睞,除了在帖子里標注自己已經“陽康”,還會拿出更加具有“說服力”的內容,有人表示自己自備防護服和N95口罩,還能等“陽康”后提供額外收費的家居消殺服務;有人表示自己有照顧好幾個“小陽人”的成功經驗;有海歸留學生表示自己在海外陽了兩次“對病毒有科學的認識”;還有人在帖子中曬出護士執業證書、疫情期間的志愿者證等證明自己的軟實力。
獨居打工人的“救星”
非專業的從業者凌凌告訴「電商在線」,她做上門照顧服務是因為公司倒閉失業,自己想著在過年前兼職賺點錢,正好看到網上有人在做這類上門照顧業務,就跟風發了一個帖子,沒想到很快就有人來咨詢了,她也順利“開業”。
凌凌主要提供的服務就是照顧病人、做飯、打掃衛生和幫忙洗衣服,她還劃分出了不同的時間段和收費標準,早上10點到下午4點6個小時收費200元,早上9點到晚上8點11個小時收費400元。雖然價格不低,但最近三天的上門照顧訂單已經滿了。現在凌凌甚至開始做起了“熟人”生意,“我一共接了7單,有3單是之前的客戶把我介紹給自己同事的。”
因為之前有照顧家里妹妹的經驗,凌凌對于上門照顧得心應手。她的主要客戶就是獨居的打工人,7個訂單中6個都是獨居白領女性,大多數時候也不用打掃衛生或者洗衣服,就是幫忙煮粥、燒熱水,有兩個人發了高燒,凌凌還幫忙用濕毛巾和酒精做了簡單的物理降溫,等晚上溫度降下來后才回家。
此前主業是代排隊的阿盧則是按小時收費,也接了更多的訂單,“最近代排隊的跑腿業務不行了,外面都不用排隊了,我就和同事一起做上門照顧服務。”
更專業的阿盧,在照顧上反而沒有凌凌這么細致,主要就是幫忙做一些簡單的飯菜、打掃衛生、喂藥和跑腿,一個小時收費30元,比之前代排隊一個小時收費25元的價格略高一些。
相比于凌凌一天只能接一單,按小時收費的阿盧最多的時候能一天接5單,每單時間大概在1—3小時,“高效率”的阿盧目前已經上門照顧了40多個客戶,主要客戶是獨居男生,大多數也都是陽了的打工人。
從不少受訪者的反饋可以看出,尋求上門照顧服務最多的還是獨居的打工人,他們大多獨自一人在異地工作,“陽了”之后一時找不到人可以照顧自己或者不愿意欠人情,才會選擇付費招人上門照顧自己。
除了獨居的打工人之外,也有一些購買者并不是本人。
阿盧就曾接到過在外地工作的女兒為自己父母購買的上門照顧服務,她連著下了四天的訂單,主要內容是幫自己的父母買菜和測量體溫。還有異地戀女朋友給男朋友買的上門照顧服務,讓阿盧監督自己的男朋友在“陽了”之后多喝熱水。
上門照顧,也在變“卷”
上門照顧人,和之前頻頻被討論的上門喂貓、上門做飯一樣,成立的邏輯其實都是“信任生意”——雙方在見面前只能通過電話和通訊軟件聯系,購買者要給一個陌生人打開自家大門,還要讓陌生人在自己家中照顧自己,即使有專業人士跑腿小哥的加入,也有幾分不確定的因素在里面。
第一個就是身體健康問題。雖然不少從業者在詳情頁上都標注了自己陽康,已經有了抗體,但不同毒株交叉感染的風險依舊存在,不少帖子底下留言里也有人表示“你這膽子也太大了”“都不怕自己復陽嗎”。
受訪的從業者們也表示自己知道有風險,一部分是并不在乎,一部分則是表示自己會做好防護。凌凌每天都會佩戴N95口罩,還有專門的“工作外套”,回家前就先全身用酒精噴霧噴一遍,而阿盧則表示自己接單前都會詢問是不是本地陽性患者,“聽專家說本地基本都是同一毒株,我也就接本地陽性患者的訂單。”
第二就是費用支付問題。雖然不少用戶在閑魚等平臺發布了相關信息,但是在交易時還是會選擇走微信平臺,微信更加便于雙方溝通細節,但也更考驗雙方的信任度。
凌凌表示自己先不收錢,等一天服務結束后再收當天的費用。阿盧則表示自己會要求先支付定金,照顧完成后再支付尾款,因為自己之前代排隊就遇到過“放鴿子”的事情,所以會要求先通過閑魚支付定金,等服務完再支付剩下的錢。
第三,就是安全問題。不少受訪者都表示上門照顧“小陽人”的服務中,女生從業者會更受歡迎,因為“感覺女生更加安全一點”。
同時,不少女性從業者也表示自己只接女生的訂單,凌凌在上門服務前還會先給家人朋友發送定位,“一般我都會和家人朋友約定一個小時交流一次,如果我超過10分鐘沒回消息就讓他們打電話,超過30分鐘沒回消息就讓他們直接來我上門服務的地方找我,不過目前來說,這幾次訂單都還算是安全的。”
除了種種顧慮外,從本質上來說,“上門照顧小陽人”仍然是一個偶然性的需求,并不能成為長久穩定的生意,有購買過此類服務的人向「電商在線」表示“氣氛很尷尬,如果不是真的不舒服不會下單。”也有從業者表示,這行基本沒有“回頭客”,做不成長久的生意。
同時,眾多兼職玩家的加入也讓市場越來越卷,不少受訪者表示自己發布相關信息已經三四天了,詢問的人不少,但是下單的不多甚至沒有,價格也在越來越低,“之前一天的定價是兩三百,現在一天一百多塊甚至不到一百塊的上門照顧服務也能找到”。
還有不少發布信息的從業者其實并不是真心想要提供上門照顧服務,而是在社交平臺上看到相關信息后跟風“玩梗”,這也讓整個市場更加混亂,不少人在下單前會先問上一句“你這個上門服務是真的嗎?”
即使是已經接到了訂單的受訪者,也依舊認為上門照顧陽性患者只是一門短暫的生意,失業的凌凌計劃賺上一筆小錢先過年,“等年后就要去找穩定的全職工作了”。阿盧則在期待“陽康”的人們再次回到室外,自己回歸本職,“我還是更喜歡我之前的代排隊和跑腿工作,更熱鬧,大家也更開心。”
本文轉載自電商在線(ID:dianshangmj),已獲授權,版權歸電商在線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