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揚帆出?!保侵鸷M馐袌?,將成為大勢所趨。

圖片來源:unsplash
比如,騰訊在2022年宣布下架的產品(含游戲類)接近40款,平均每月下架5款產品。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今年騰訊推出的新產品卻屈指可數,有時一個月也很難見到一款新產品上線。
和騰訊一樣,作為APP工廠的字節也是如此,特別是到了去年下半年,國內的新產品基本沒有,而下架、停運的產品則有種草產品“可頌”、社交產品“派對島”、閱讀工具“識區”等。
不過,與互聯網大廠的國內新業務收縮比起來,其海外業務卻是另外一番景象。Tech星球通過公開信息梳理發現,大部分互聯網大廠去年海外新業務和產品的布局,超過了各家在國內新業務和產品的總和,涵蓋了社交、娛樂、電商、工具、游戲等。
比如,電商方面動作最多,阿里的ALLYLIKE、拼多多的TEMU、字節的Demonstudio、ifyooou等業務橫空出世;社交娛樂方面,字節、騰訊都有新的布局,比如K歌、密友社交等產品在東南亞等地區上線。
國內互聯網的流量逐漸見頂,不少領域和賽道進入存量競爭。種種跡象表明,海外市場和出海正成為互聯網大廠關注和爭奪的重點。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平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ヂ摼W大廠“揚帆出海”,角逐海外市場,將成為大勢所趨。
密集布局海外市場
雖然,互聯網大廠很早就在探索出海方向的業務,但2022年的新業務進展和布局尤為突出。
Tech星球綜合DATA.AI和公開信息梳理,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到12月,互聯網大廠在海外上線的非游戲類產品就有30多款。
其中,阿里在2022年推出的新海外業務產品最多,達20多個,其次是字節,有6個新海外產品,隨后是網易、快手、B站等。
涉及的領域和賽道包含社交、娛樂、電商、工具、本地生活、短視頻、辦公等,其中工具型產品和娛樂產品成為各家布局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旗下的TUDOO在去年推出了10余款產品,更像是為海外的一些企業和個人做的產品,類似于外包。據悉,TUDOO是一個為海外餐飲商家提供App搭建、訂單交易等解決方案的平臺。
據知情人士透露,TUDOO推出這么多產品,一方面是希望借助自己在全球供應鏈和品牌上的優勢,開墾海外線上餐飲服務商的市場,另外一方面,可以為國內赴海外開設線上餐飲平臺提供服務,從而成為自身業務增長的一部分。
但從重要性看,拼多多的TEMU、字節的TikTok Now將成為各家重點的發展業務。其中TEMU和TikTok Now已多次在各大海外應用排行榜中登頂,可以看出這些出海產品具有很大的潛力。
一位接近字節的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字節在海外的社交業務和國內一樣的重要,內部希望海外社交能夠成為其他出海產品之間連接的紐帶。”
而這僅僅是非游戲類的業務,如果算上游戲產品,那么騰訊、阿里、字節、百度、網易的游戲產品,在去年都有大幅增加,阿里在海外推出4款新游,騰訊、網易則更多。
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22年11月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11月,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91.68億元,環比下降3.04%,同比下降19.23%,反觀海外市場,2022年11月,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3.61億美元,環比微增0.51%,這得益于游戲廠家對海外市場的理解不斷加深,讓中國游戲廠商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另外,2022年11月,境外市場產品流水增長Top5分別是《原神》《明日方舟》《雀魂》《無期迷途》以及《漫威Snap》。前四款游戲都是2021年及以前推出的產品,而《漫威Snap》則是2022年的新產品,這款產品由字節旗下的海外發行品牌Nuverse代理發行。相比于國內的游戲業務,字節的海外游戲業務更加順利,成績也更加驚人。
出海尋找“現金牛”
“國內沒有太多新故事可講的情況下,只能出海,不出海就要餓死”,一位海外產品運營表示。
如何大顯身手,講好出海的新故事?
互聯網大廠的不少出海產品都成為當地人喜愛的應用,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美國青少年在使用TikTok,它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受歡迎的應用。
阿里的Lazada是東南亞市場非常受歡迎的電商平臺之一。根據Lazada的數據顯示,2022年“雙11”開售前12小時,Lazada約三分之二的商家訂單量對比平日同時段實現至少3倍增長,東南亞消費者觀看Lazada直播LazLive時的消費更是增長了高達40倍。旗下的另一個跨境電商平臺全球速賣通,已成為歐美、俄羅斯市場的“國際版天貓”。
出海業務的迅猛增長,讓大廠們更加看到了新的前景。但是國際形勢和競爭格局的不確定性風險加大,也讓互聯網大廠等平臺企業的出海業務面臨監管壓力。中國互聯網平臺企業不僅要與海外企業競爭,同時還面臨當地政府更加嚴格監管的挑戰,而這種趨勢或將持續存在。
為此,不少互聯網大廠開始在一些環境較為寬松的東南亞、非洲進行布局,比如東南亞市場,迎來了字節、B站的新業務——字節的種草產品“Lemon8”和B站的漫畫業務和剪輯工具Viddup,其中Lemon8的累計下載量超百萬。此外,大廠也看中了東南亞的文娛市場,包括騰訊閱文和字節,推出了不少的小說產品,在部分東南亞國家的文娛應用排行榜中長期占據著高位。
當然,大廠不少海外業務也逐步面向當地人招聘,將產品融入到當地文化中,推動產品更快的發展。
疫情三年,無論是業務布局還是競爭格局,國內互聯網市場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新業務的探索放緩,更多的則是聚焦在能夠和已經盈利的主營業務上。在沒有找到下一個新風口之前,大廠“降本增效”預計還將持續。
隨著政策鼓勵互聯網大廠和平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加上海外市場的廣闊空間,預計大廠將會在海外進行更多的布局。能否講好出海的新故事,就看大廠們如何“各顯神通”了。
本文轉載自Tech星球(ID:tech618),已獲授權,版權歸Tech星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