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復蘇,攜程何時能走出“谷底”?

圖片來源:Unsplash
3月7日,OTA老大哥攜程發布了2022年Q4及全年財報。剛過去的Q4,攜程實現凈收入50億元,同比上升7%,凈利潤2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34億元,全年凈利潤也扭虧為盈至14億元。
由于去年Q4末尾才迎來疫情轉折,旅游業的復蘇和反彈沒有太為這季財報“添彩”,此次所呈現的依然算是“谷底階段”的數據。
不過,作為行業公認的晴雨表,攜程這份財報也算是為疫后新生的旅游業帶來了一絲曙光。正如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財報發布后說的那樣,“攜程再次攻堅克難、化危為機,就像我們20年前做的那樣”。
國際業務扛大旗
“2022年四季度是黎明前的黑暗”,對攜程而言,本季度雖迎來疫情轉折,但復蘇是從12月底才開始,整個季度的增長壓力依然很高。
具體到數據上,攜程的四大業務板塊中,僅有一項實現了同比增長。
住宿預訂、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的營收在第四季度均表現為同比下跌,一向在營收中占據大頭的住宿預訂業務,同比下降12%至17億元,其余兩項業務則分別下降7%和25%,營收之和不到5億元。唯一實現增長的是“交通票務”,本季度同比上升20%。
國內業績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是攜程主要業務營收下降的解釋。而增長的“交通票務”業務,則“得益于海外市場的強勁復蘇”。
恢復更早、勢頭更強的國際業務,再次拉了攜程一把。Q4攜程國際平臺上的機票預訂同比上升80%,酒店預訂量也創下歷史新高,非中國市場的國內酒店預訂量比2019年增長了140%。
梁建章在電話會談到對國際業務的期待,“歐洲和美國繼續朝著常態化方向發展,亞太地區也迅速追趕,預計2023年將是令人興奮的復蘇和增長之年”。
攜程早在2015年就開始大力度地布局國際市場,接連收購Travelfusion、Skyscanner、Trip.com等公司,覆蓋了全球約200個國家的業務。在疫情尾聲的兩年里,攜程在海外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幫助其實現了兩條腿走路,成為最近幾個季度一直被提及的“回暖亮點”。
此外,國內消費趨勢也在發生變化。疫情中意外走紅的短途游可能會成為持續性存在的機會。攜程CEO孫潔在電話會上提到,本季度攜程同城住宿酒店預訂比疫前高出40%,“短途旅行依然強勁,幾乎比疫情前翻了一番”。
本地酒旅、短途游、周邊游,是這三年中旅游市場的新增長點,攜程也為此布局了很多,先后發布過“超技周邊游”、“度假農村”等產品。
如今,疫后時代來臨,短途游的熱度依然存在,而伴隨長線旅游的回歸,攜程的國內業務也有望回暖。“長途旅行預訂已經超過2019年的疫前水平,預計國內業務在2023年將保持強勁的增長軌跡”,孫潔如此說。
出境復蘇再等等
如何面對新對手們?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