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將走向組織治理的全新階段,構建「1+6+N」的組織結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出一封全員信,宣布啟動阿里巴巴24年來最重要的組織變革。
阿里巴巴將走向組織治理的全新階段,構建「1+6+N」的組織結構: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6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消息一出,外界高度關注,疑問也隨之而來。這次組織變革意味著什么?為什么要變?阿里旗下哪些公司可能最快單獨上市?
阿里此次組織變革的核心變化是什么?
此次組織變革給阿里帶來的核心變化有4個:
第一,阿里巴巴將構建「1+6+N」的組織結構:1個阿里巴巴集團+6個業務集團(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N個業務公司(阿里健康、高鑫零售、銀泰商業、盒馬、夸克等)。
第二,以后,阿里旗下的每個業務更像一家單獨的創業公司。人、財、事全面獨立,每個業務對自己的業務結果負總責。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都可以獨立融資和獨立上市。
第三,阿里巴巴集團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張勇繼續作為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統管戰略。
第四,阿里集團的中后臺職能部門將全面做輕、做薄,相應能力會有序吸收進各業務集團/業務公司,或者以專業服務公司的形式存在。
阿里巴巴集團和各個業務集團/公司的關系是什么?
阿里人士說,這次變革,是從頂層著手進一步理順阿里巴巴的組織治理關系。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主體,不會變化,各個業務集團/公司的業績將繼續合并報表。
以后,阿里巴巴集團會更像一個相對超脫的控股集團,運營重心會從具體業務抽離出來,將精力更多投向投資、創新、孵化,“孩子大了,還是要走出去,去獨立面對市場。阿里巴巴集團更像一個大底座,來給他們做好支撐。”
阿里旗下的各個業務集團和公司都會成立各自的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業務自主決策權將大大加強,每年的業務規劃、市場響應、預算、薪酬福利都將自己決定,獨自面向市場。
有內部人士猜測,以后,阿里旗下各業務之間的合作或許也將走向市場化。比如菜鳥與淘寶、阿里云與淘寶之間的服務價格怎么定,會走向市場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是“兄弟感情”,這其實是多年內部協作的一個堵點。
阿里旗下哪些公司會最快單獨上市?
在內部員工看來,這次變革最有想象力,也最讓員工關心的地方在于:很多業務獨立融資或獨立上市可能會加速。
目前,阿里旗下的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業都已獨立上市。過去這一年,市場曾多次傳出盒馬正單獨融資,阿里云、Lazada考慮單獨上市的消息。在內部員工看來,這些雖然還沒有時間表,但單獨上市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說,與其把阿里多樣化的業務放在一個鍋(指上市載體)里,還不如一個業務具備了條件,就果斷讓它單獨面向資本市場。
他說,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來若干個上市公司,若干家上市公司下面經過幾年又能夠再生兒育女,又出來更多的幾家上市公司。這樣的話,阿里巴巴的業務才是真正在走向繁榮。
阿里為什么要做如此大的組織變革?
阿里管理層人士說,實際上,為了這次變革,張勇已經醞釀2-3年。張勇自己也表示,這次改革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一個共識是:阿里巴巴的業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其中,既有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電商成熟業務,銀泰、大潤發等線下零售業務,還有餓了么、菜鳥等涉及靈活用工形式的業務,夸克、瓴羊這種新成立不久的創新業務,大家處在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賽道,也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
早在2020年,張勇就在內部多次提出,以阿里的體量和復雜程度,任何一刀切的策略都是極其有害的。為此,他在阿里推行了多元治理結構下的經營責任制。簡而言之,每個業務按照自己獨立的經營策略跑起來,自己決策,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是“缺資源,問集團要,做市場決策,聽集團的。”
2021年12月,阿里宣布成立4個業務板塊,分別由4個大總裁代表集團分管。隨后,盒馬、飛豬、餓了么等業務分別成為獨立的環路公司,有自己單獨的薪酬、福利、預算和員工期權激勵機制,“所有這些改革都是鋪墊。今天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往前再跨一大步。”張勇說。
他在信里說,讓組織變敏捷,讓決策鏈路變短,讓響應變快,是這次變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變革后,阿里會怎么樣?
此次變革無疑是一次大動作,有人認為這體現了阿里的魄力,有人說,阿里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從業績表現來看,目前,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阿里云從三位數高增長降至3%,阿里的市值也從最高的將近9000億美元縮水70%多。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能否讓阿里業務重回高增長,還有待觀察,但有變化就是好事情。
實際上,以生產關系的調整驅動生產力的釋放,是阿里巴巴一貫以來的做法。阿里歷史上多次組織變革,都讓阿里業務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并引領了整個行業。
2004年,支付寶從淘寶剝離,成為一家單獨的公司,之后長出了螞蟻集團。2011年6月,淘寶網一拆為三(一淘網、淘寶網和淘寶商城),由此長出了天貓。2012年7月,阿里推出“七劍下天下”,由此長出了阿里巴巴的外部電商生態。
有業內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這次改革是一次對自己的革命,是對超大型公司如何更好治理的又一次重要探索。如果這條路行得通,可能產生“組織一變天地寬”的效果,創生新的天貓、阿里云;如果這條路行得通,不排除未來有更多公司跟進,成為大型平臺企業發展新模式。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