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奧康國際實現營收27.54億元,同比下滑6.91%;歸母凈利潤虧損3.7億元,上年凈利潤為0.34億元。這一虧損額度已超過其2018-2021年凈利潤的總和2.21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185.9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奧康國際最新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4%至8.9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49.02%至4083.96萬元。
一季度的增長似乎還算可以,但回看其2022年的發展,卻稱不上樂觀。
2022年,奧康國際實現營收27.54億元,同比下滑6.91%;歸母凈利潤虧損3.7億元,上年凈利潤為0.34億元。這一虧損額度已超過其2018-2021年凈利潤的總和2.21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185.93%。
作為國內的“男鞋第一股”,奧康國際究竟經歷了什么?
奧康的沉浮
1987年的夏天,杭州市武林廣場一把大火,燒了5000雙溫州劣質鞋,“縱火者”是杭州市工商局。
此后,溫州鞋的聲譽跌入谷底。1990年,原輕工業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溫州產皮鞋列為重點整治對象。
一些溫州人“不信邪”,王振滔就是其一。1988年,曾做過皮鞋推銷的王振滔,創立了奧康前身永嘉奧林鞋廠。他認為,大家抵制的并不是溫州出產的鞋,而是有質量問題的鞋。
成立鞋廠后,王振滔嚴抓產品質量,對原材料到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均嚴格把控,并喊出“真皮皮鞋”的口號。為了挽回消費者對溫州鞋的信心,王振滔還帶著奧康鞋在柜臺前貼出告示:如果鞋子六個月保質期內出現質量問題,他將以一賠二。據報道,當時王振滔帶去的4000雙皮鞋,不到10天時間售罄。
1998年,奧康率先在業內推出連鎖專賣店,并在這一年成為“中國十大真皮鞋王”。
到了2003年,王振滔發文《冬天不遙遠》提到:“奧康要生產出屬于自己的世界品牌,而不是淪為國際品牌的代工廠。”王振滔覺得,“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必須打響品牌、做強品牌,而不能一味‘為他人做嫁衣裳’。”
打磨品牌的奧康,發展得尤為順利,2008年到2012年,奧康的營收從10.79億元猛漲至34.55億元,成果十分亮眼。
到了2012年,奧康國際在A股主板掛牌上市,成為“男鞋第一股”。遺憾的是,上市即巔峰。自2012年,奧康上市當年凈利潤達到5.13億元的巔峰后,便開始走下坡路。
門店規模也在收縮,2016年末至2021年末,奧康門店數量分別為3148家、3086家、2989家、2907家、2684家和2614家。
為何上市后,奧康的風光就到頂了?
男士皮鞋,不吃香了
奧康的衰落,本質上是男士皮鞋沒那么吃香了。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2016-2021年我國皮鞋產量從46.18億雙下降至35.24億雙。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6年,國內皮鞋行業將收縮至17億雙。
此外,男士皮鞋行業市場集中度也在持續下滑,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2021年我國男士皮鞋頭部品牌CR5從6.5%下降到了4.8%。具體到奧康,盡管其仍舊保持了龍頭地位,但市占率卻一路下滑,2021市占率已經降到了1.3%。
一方面是,市場消費者需求沒能得到滿足。
《中國男士皮鞋行業白皮書》指出,在消費升級,需求差異化等大背景的影響下,中國男士皮鞋行業正在經歷轉型,且存在著“痛點沒解決”以及“價格不匹配”兩大問題。
“痛點沒解決”是指隨著消費者的生活場景更多集中于家以外的地方,對鞋類的使用時間變長,對舒適度的要求也更高,但大多數皮鞋品牌難以滿足這個需求。
另一方面,新的競爭者開始涌現,搶食奧康們原有的份額。
除了李寧、安踏等大眾運動品牌的走紅,還有一些小眾品牌也在瓜分市場。跑鞋領域有Hoka、昂跑,戶外圈有始祖鳥、薩洛蒙搶占“新中產”心智。這些不斷涌現的品牌,滿足了消費者更加細分、專業、多元的需求。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的,“奧康的問題也是皮鞋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近年以來隨著休閑運動鞋類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以皮鞋為主導的奧康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用戶需求轉移了,皮鞋需求雖然存在,但份額已嚴重萎縮。”
轉型有所起色,但還需努力
2021年初,王振滔明確提出,必須以“更舒適的男士皮鞋”確定為品牌戰略定位,讓中國人的腳穿中國人的鞋。他認為,“消費者的痛點就是品牌的起點”。
隨著男士消費場景的不斷滲透及其審美需求的不斷拓寬,舒適、且能適應多種正式場合與商務場景的皮鞋需求逐漸凸顯。
2021年8月,奧康在33周年進行品牌升級,提出“做更舒適的男士皮鞋”,并發布了“微空調”、“云朵”、“呼吸”、“萬步”四大系列,意在解決傳統皮鞋舒適度差、長期穿著容易出汗悶腳等特點,也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技術支撐等。
奧康看中了500—1000元區間的中高端皮鞋市場。王振滔多次提到,公司將聚焦奧康主品牌、男鞋主品類,深化“更舒適的男士皮鞋”專家定位,不斷筑高品牌勢能,布局中高端皮鞋賽道。
在奧康看來,國內1000元以上的高端男士皮鞋市場,疫情后幾年依舊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但均被國際品牌壟斷;500元以下的大眾市場上,是各大國產品牌價格競爭的主陣地,價格戰打得很激烈;500至1000元這個中高端市場卻缺乏行業參與者深度開拓,奧康正是看中了這其中的機遇。
奧康能否順利轉型,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進軍中高端是一項燒錢活。2020與2021兩年平均每個季度奧康的銷售費用支出為兩億出頭,到了2022年的前三季度,平均每個季度2.62億元,同比增速36.23%。
實際上,為了擺脫困局,奧康還做了不少轉型調整,例如學習南極人做品牌授權的生意。
2019年12月,奧康國際與杭州康米巴、溫州翔業兩家電子商務公司簽署協議,授權這兩家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奧康品牌的男裝、童裝和童鞋。不過,目前從各大電商平臺上的相關數據來看,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奧康的皮鞋探索之路,還需要一些更確定的答案。
參考來源:
1、鈦媒體:漸成“裸泳”的奧康國際:巨虧凸顯轉型困局,“鞋王”如何走向衰敗
2、斑馬消費:它們在A股“賣吊牌”
3、松果財經:富貴鳥退市、達芙妮縮水,奧康有機會破而后立嗎?
4、潮汐商業評論:奧康,還差一個爆款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