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將“男性瑜伽服”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決定了Vuori上市的想象力,而男性消費仍在萌芽的中國是否是值得挖掘的市場?

圖片來源:pixabay
Lululemon成功收割中產男之前,男性瑜伽服Vuori(飛奧利)想要先下手為強。
火藥味正隱隱蔓延。在Lululemon3月升級的亞洲最大門店所在地——上海地標性商場靜安嘉里中心里,Vuori也開出了亞洲首店。以快閃形式陳列的它,將持續6個月,直到明年3月開出正式門店。
就在前不久,Vuori還被外媒傳出正和投行交涉,預計將在2024年啟動IPO。站在這家品牌背后的是知名的軟銀愿景基金,它在2021年向Vuori重注4億美元,是后者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融資。
大牌機構的加持給了Vuori擴張的信心,在亞洲市場,它的第一站便是中國。
其主推產品以男性運動休閑服為主,在官方天貓旗艦店中,男性服飾品類數目總和約為女性服飾品類的兩倍;設計上具有“實用”、“舒適”、“百搭”等特點,顏色多為“山系”,以大地色海洋色為主,符合男性審美;從價格帶來看,當前均價700元的的褲裝和400元的T恤,更像是為一線城市追的中產男性提供健康生活的單品。
Vuori有許多專為男性用戶設計的巧思。
幾位來自小紅書的男性用戶都曾提及Vuori的瑜伽服”穿了真的不激凸”,解決了男性在戶外穿著單薄瑜伽服健身和社交的身體尷尬,此前許多男性往往要加上一件背心才能穿著瑜伽服出門。不少小紅書男性用戶都曾拿Lululemon的同類型服裝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后者并沒有解決這個痛點。
雖然中國用戶對這個品牌還并不熟悉,但在美國市場,Vuori實實在在拿捏了一批中產男人。
它在2014年由瑜伽愛好者Joe Kudla創立,初衷只是為了彌補男性瑜伽服市場的空缺。但考慮到男性消費者在不同運動場景更換服裝的需求較低,如何生產一種同時滿足瑜伽、沖浪、遠足、跑步、旅行的服飾,成了Joe Kudla設計第一套產品時主要思考的問題。
以其瑜伽褲為例,隨時可收縮的束帶成了該品牌的產品特色,這一設計不僅讓產品舒適易穿,也能隨不同場景改變尺寸。再加上較為低調的顏色設計、透氣柔軟的面料,最大程度的銜接了運動和居家場景,這都令Vuori產品的實用性很高。
牢牢抓住男性用戶的運動需求,Vuori成功打響知名度,早在2017年,它就實現了盈利,如今其估值已經達到了40億美金(約300億人民幣)。
在拿到愿景基金的4億美金融資后,Vuori順勢開啟擴張步伐,在2022年首次走出美國,去往亞洲和歐洲,并計劃到2026年在全球擁有百家門店。
能否將“男性瑜伽服”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決定了Vuori上市的想象力,而男性消費仍在萌芽的中國自然是最值得挖掘的市場。
作為Vuori最大的對手,Lululemon這兩年也開始關注男性市場。在去年發布的新增長戰略,Lululemon將“男性消費者收入翻一番”列入其中。如今中國已是其僅次于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市場,增長也最為迅猛。據北京頤堤港Lululemon門店店員的說法,目前已經圍擋的隔壁店已被品牌盤下,之后要一個賣男裝,一個賣女裝。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Lululemon在男性消費上的路并不好走,國內男性瑜伽服飾銷量遠低于女性,包括如今瑜伽服部分男性用戶的轉化,依舊建立在其身邊Lululemon女性忠實客群的基礎之上——超過40%的男性用戶均來自Lululemon女性用戶帶動。
既然很難讓男性穿上瑜伽褲,品牌需要做出平衡,適當增加適合女性用戶的產品。例如,雖然從產品數量上看仍以男性用戶為主,但Vuori顯然也注意到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無論在Vuori的天貓旗艦店里,還是在線下首店,品牌都沒有刻意強調“男性專屬”,而是將產品分成男士專區和女士專區。
在美國,Vuori也早已不只是專屬男性。在2018年,品牌就同步推出女裝品類,現已占有一半的商品比例。
擴展品類也是一個解法。從2021年開始,Lululemon開始在運動短褲、夾克外套、多場景長褲上發力男性服飾,包括開啟的體能賽事Summer Sweat Game以迎合瑜伽之外的多元運動人群,其中男性比重更高。
事實上,在中國,Vuori短期內也很難成為第二個Lululemon。
目前看來,從整個健身市場來看,男性用戶占比更高,但在瑜伽等更為細分的運動市場——對減脂、塑形、線條方面的訴求遠遠高于男性,占比明顯更高。在女性高漲的塑形需求下,抓住機會的Lululemon在中國開出160多家門店,并以一己之力喂大了MAIA ACTIVE這類平替品牌。
Vuori已在天貓旗艦店試運營一年,粉絲只有一萬出頭,雖然它在盡力平衡男女用戶產品的比例,但從其暢銷榜單來看,男性用戶依然是其核心消費人群,在周年慶暢銷榜單上,排名前五的全是男性用戶相關產品。
與Lululemon爭奪本就不多的中產男性,Vuori還得更快更堅定一些。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