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愈加激烈以及多樣化的消費市場之下,鍋圈食匯的商業模式也逐漸顯現出了一些隱憂:閉店率直線上升、場景優勢不再、食品安全問題加劇等。
圖片來源:Pexels
11月2日,鍋圈食匯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其總市值約達到167.3億港元,上市首日股價超2%漲幅,正式成為“在家吃飯第一股”。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鍋圈食匯定位于“在家吃飯餐食產品”品牌,提供即食、即熱、即煮和即配食材,專注于在家火鍋和燒烤產品。且從2015年至今,其全國門店數量已經達11000家(含已簽約門店)。
而在同樣主攻二三線城市的品牌中,萬店的“戰績”,蜜雪冰城用了13年,正新雞排用了11年,華萊士用了19年,鍋圈食匯只用了6年。
再從營收上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鍋圈食匯的營收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和71.73億元,2023年前4個月營收為20.78億。
極速的擴張加上漂亮的營收業績,讓鍋圈食匯僅僅7個月便成功敲鐘上市。然而,競爭愈加激烈以及多樣化的消費市場之下,鍋圈食匯的商業模式也逐漸顯現出了一些隱憂:閉店率直線上升、場景優勢不再、食品安全問題加劇……
踩在風口之上,鍋圈食匯“平地起高樓”
根據鍋圈食匯官網顯示,其第一家門店成立于2017年。彼時的的餐飲市場還算得上是“全面繁榮”時代,餐飲形態多樣化、跨界餐飲創業者頻繁涌入、線上外賣入口拉動線下生意增長、新零售進化空間巨大。有數據顯示,2017年餐飲行業總規模達到3.9萬億左右,線上外賣市場規模3000億。
在餐飲行業以及線上外賣的“野蠻增長”下,刺激了鍋圈食匯獨特的商業模式——B2B2C。簡單來說也就是介于外賣和買菜做飯之間,一端對接上游的食材供應商,另一端通過線下門店對接消費者的雙渠道銷售模式。
雖然B2B2C的新零售商業模式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以二三線城市、下沉市場為主要布局重點的鍋圈食匯在消費者認知以及消費群體觸達范圍方面還是顯得“勢單力薄”了一些。
在iBrandi品創看來,鍋圈食匯真正的“紅利期”,應該是2019年到2022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供應鏈優勢以及疫情居家風口。
由于生鮮存儲難、損耗大,生鮮電商平臺在2019年左右迎來發展瓶頸期。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其他7%巨虧,88%略虧,4%持平。
鍋圈食匯也在此時憑借本身的供應鏈優勢“逆勢突圍”。在其官網我們能夠看到,鍋圈食匯有自有工廠、200+食材供應商、全國14大倉庫,3大生產基地、自有物流、研發中心、完善的冷鏈合作等等,這樣一來即進一步減少各方流通成本,也變相提高了毛利率。
另一方面,2020年宅家經濟迅速發展,受大環境的影響,消費者外出購物不便,而鍋圈食匯憑借其“集合店”的優勢、“在家吃飯”的定位特點以及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其又一步開啟了急速擴張的進程。
目前,鍋圈食匯在售SKU已超過700種,涵蓋火鍋、燒烤、鹵味、一人食、快手菜、西餐、生鮮等八大系列場景的豐富品類,同時其線下主要以社區門店為主,每2000-3000戶開設一家,更加貼近消費者。
再加上其線上業務拓展也及其迅速,不僅布局餓了么、美團、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多個平臺,同時還在2021年推出了官方APP。這樣一來,其即提高了獲客率,也為其門店的加速擴張找到了新道路——加盟商。
借助加盟模式,鍋圈食匯一路“平地起高樓”,門店數量翻倍激增。直觀的來看,鍋圈食匯的門店數量,2018年2019年左右還算平穩增長至500家,而從2020年開始,其幾乎是“斷崖式生長”,平均每年開店2000家,一直到現在,其門店數量已經突破萬店。
其中,加盟店規模占比高達99.9%,直營店僅有6家。而據鍋圈食匯介紹,直營店的目的也是為加盟店提供一個模式,作為創新門店運營管理策略及工具、營銷活動、數字化工具及新式裝飾風格等的試點,然后再將其引入其加盟店。
毫不夸張的說,鍋圈食匯收入約90%都依賴于加盟店,甚至是加盟模式成就了“萬店”的業績,也成就了“在家吃飯第一股”的“巔峰時刻”。
火鍋競爭加劇,燒烤增長難覓,鍋圈食匯上市即巔峰?
結語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