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開始
1
一場互相“策反”對方加盟商“翻牌”自己品牌的交鋒,打破了零食行業南北“對峙”的平衡。
一方是,萬晨系(包括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陸小饞);另一方是,很忙系(包括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
去年9月12日,萬辰集團宣布,旗下來優品、陸小饞、吖嘀吖嘀與好想來合并命名為——好想來品牌零食。截至目前,好想來門店數量達5500家,多落地于華東、華北地區。
而零食很忙起家于湖南,趙一鳴發家于江西。去年11月,兩家合并為零食很忙集團,合并后的門店數量達7000多家,主要分布在南方、中部市場。
這起合并標志著量販零食“南北對峙”格局初成。至此,兩者更為激烈競爭的競爭也由此拉開序幕。
今年1月20日,就有來優品(萬辰系)加盟商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聯合聲明,抵制趙一鳴對其 “翻牌” 的行為;次日,就有零食很忙的湖南加盟商在社交平臺上曝光著錄音稱,有自稱好想來(萬辰系)招商人員讓其翻牌。
根據Tech星球的報道,零食很忙湖南加盟商的曝光錄音稱,“根據業績最低20萬的補貼,再加上每個月進貨額有返租返利,邀請你們翻牌。”
兩個品牌的加盟商早已充當馬前卒,短兵相接。但這種“翻牌”一直被業內詬病,認為會破壞行業生態,不利于企業間的良性競爭。
目前,雙方過招有來有往,在“翻牌”事件被曝光后,亦保持相對克制。
對以“加盟模式”為主的兩家量販零食企業而言,這只是一次爭奪優質加盟商的“升級”,搶人搶地盤的較量其實早已展開。
早在今年1月17日,零食很忙集團就向外宣布,未來半年計劃投入超10億元,用于全國市場開發,重點布局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多個省份在內的北方區域。
可以說,零食很忙集團2024年的重點,就是拓展北方市場。而包括河北、山東所在的華北區域正是萬辰集團的核心市場之一。
同月18日,零食很忙又升級了加盟新政,即2024年1月22日-4月30日期間,全國區域加盟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的加盟商,可享有0加盟費、0管理費、0培訓費、0服務費、裝修費0利潤,開店一次性補貼10萬元。
這種資金和政策商的傾斜,立刻引起了萬晨系的“反擊”。
萬辰集團也在近日宣稱,計劃在未來一段時間投入約12億元,用于品牌、供應鏈、運營團隊等方面的建設和對加盟商的扶持等,南方市場則是布局的重點。
Tech星球的報道顯示,零食很忙提到,“凡門店遭遇競品(萬辰系)門店惡意打折促銷,距離符合高競爭門店標準,公司全力支持門店競爭,補貼毛利率至15%”。而萬辰也提到,“凡在很忙系門店200米(百度地圖導航步行距離)范圍內的門店,進行所有的提升門店銷售的活動,公司全力支持給與活動政策補貼。”
2
去年12月,好想來就在零食很忙的大本營長沙,舉行了“盛大”的招商會。
截至今年1月29日,好想來在湖南多個城市已開出6家門店。
好想來官方數據顯示,湖南汨羅門店首日業績就突破17萬,3天營業額累計更是超過50萬元,長沙瀏陽開出的第六家門店,營業面積200平方米的新店,開業首日業績已超25萬元, 3天營業額累計突破80.5萬。
只有穩踞行業第一,零食很忙集團才有機會在登陸資本市場時,獲得較高估值;對于萬辰集團而言,“行業第一”既意味著股票在二級市場更好的表現和市場的增大,也意味著零食實體門店未來為其帶來更多收益的可能。
無論是主動發起挑戰抑或因被裹挾而參戰,雙方在整合多個品牌和獲得資本青睞后,爭奪行業第一的戰爭,也就開始了。
2021年5月,零食很忙完成了2.4億元的A輪融資,加快了“拿錢拓店”的步伐,開啟了擴張之路。
趙一鳴則在2023年2月拿到黑蟻資本和良品鋪子1.5億元A輪融資。
根據紅星資本局的報道,兩家企業在拿到融資后的半年之中,均新增了上千家新門店。
去年11月,兩家企業合并為零食很忙集團,將門店規模擴展至行業第一。隨后在2023年年底,零食很忙集團獲得好想你、鹽津鋪子控股10.5億元投資,并計劃將資金用于供應鏈倉儲建設、商品升級、數字化發展、市場開發和品牌建設等諸多方面。
多輪融資后,零食很忙集團劍指資本市場,所以對“行業第一”勢在必得。
萬辰集團作為零食量販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亦在二級市場上吃到了“零食量販概念股”紅利。
根據紅星新聞的報道,2022年8月,萬辰集團正式進入零食量販賽道,并先后通過合并、入股其他品牌等方式,整合出好想來品牌,躋身頭部。
萬辰集團的股價亦大幅上漲。2023年,其股價從1月3日的12.16元/股一路飆升至5月22日的46.57元/股。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萬辰集團股價便有了下行的趨勢,2024年開年其連跌5天。
如果零食很忙集團在規模上成為第一,一定會影響到萬辰在二級市場的表現。
根據萬辰集團1月19日發布的業績預告,2023年,萬辰集團預計實現營業收入90億元至96億元,同比增長1538.55%-1647.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6900萬元至89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4776.56萬元。
預虧原因有兩個:一是,食用菌業務受行業競爭及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等因素影響,毛利率整體有所下滑;二是,量販零食業務處快速擴張階段,投入較多,盈利能力全面釋放尚需時間。
從另一個角度看,量販零食已成為萬辰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預計量販零食業務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為85億元-90億元,剔除計提的股份支付費用后,量販零食業務全年累計凈利潤預計2850萬元-3700萬元。
3
在沒有什么競爭壁壘和準入門檻的量販零食賽道,惟有以規模和品牌取勝。
在足夠規模的前提下,將費用率控制好,提升供應鏈的效率。
量販零食行業的激烈競爭恰恰與寬窄創投創始合伙人潘金菊在2023年對零食折扣店的判斷相吻合。
“量販零食店能夠如此迅速的擴張,背后也能夠凸顯出一些問題。這個店型的競爭門檻或者店型本身并沒有什么壁壘,這樣就會陷入到一個紅海的競爭。”潘金菊對《靈獸》表示。
在潘金菊看來,現在市場大家看到的是很熱鬧的狀態,但其實還要回到生意的本質上。“一個城市里,老百姓每天對休閑零食的需求會有一個上限,如此快速地在每個城市開店,如果超過了這個城市的總需求,就會面臨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在零食量販店數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如果加盟商持續虧錢,后續整個休閑零食行門店的數量肯定會下降,這也是一種必然。最終會慢慢達到一個城市和門店數量相對平衡的狀態。”潘金菊稱。
任何一個靠補貼和資本推動而快速熱鬧起來的市場,最終都會歸于平靜,甚至一地雞毛。擴張時有多瘋狂,最后的收場就會有多慘。
這種情況已經在多個行業和多個業態出現。比如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貨架、社區團購、前置倉、社區生鮮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次瘋狂補貼下的快速擴張,最終都要付出代價,尤其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
潘金菊認為,要更多關注門店實際的盈利情況,包括租金、毛利結構、客流、客單等數據。“總體應該不容樂觀,關鍵的核心還是要看門店端,也就是加盟主是否能規模性盈利。”
綠城超市董事長田建忠對《靈獸》表示,不看好零食店未來的發展。一是,自身物業成本,搶地盤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二是,零食屬于標品,你能搞的大家都能搞;三是,加盟模式的可持續性。物業成本、人力成本、能耗成本與固定資產折舊等幾座大山,到底能不能支撐加盟商持續盈利,決定著這個業態的可持續發展;四是,缺乏“一站式”家庭消費場景,顧客粘度不高。
實際上,量販零食面臨的競爭對手并不少,除了本行業的競爭外,包括傳統零食店、便利店、商超、平臺型電商、前置倉等等,都或多或少與量販零食店有競爭關系。
從商超角度看,田建忠認為,零售業經歷20多年的發展,這期間也曾經出現各類新生業態的嚴重沖擊,例如各類水果、育嬰、酒類、日化等專業店,包括前幾年的社區團購、前置倉等線上渠道的截留,“狼來了”這種聲音時常會出現。
為什么傳統零售業會害怕?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因此,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是抵御經濟周期和激烈競爭的不二法寶。
“外部市場無論怎么變化,我們要保持足夠的定力,不要被資本所驅動的‘風口亂象’帶偏。凡是違背經濟規律或市場規律的,一定不會長久,這個論點在前幾年的亂象結局中已經給出了答案。”田建忠稱,“未來實體門店的核心競爭力是看得見的品質、摸得著的商品、嘗得到的美味、更合理的價格、更便利的服務。”
當下,量販零食的競爭還會繼續,甚至更為激烈,但在不久的將來會分出“勝負”,最終達到一個平衡。
希望那會兒,不會再是一地雞毛。
本文轉載自靈獸(ID:lingshouke),已獲授權,版權歸靈獸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