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開啟首批「營養選擇」標識試點,采用ABCD四個等級,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況。

圖片來源:unsplash
飲料分級制度的風終于還是吹向了奶茶。
上周,上海開啟首批飲料「營養選擇」標識試點,將采用不同等級來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況。
具體來講,在新規下發后,超市飲料柜、奶茶點單臺,、產品外包裝,甚至是在線小程序,都會給飲料按營養營養分幾等,貼上根據綜合營養給予ABCD的評分標簽。
A級的評分標準之嚴苛,只有純茶、美式咖啡、蘇打水等不添加任何非糖甜味劑的飲料才能達到。而許多人日常愛喝的快樂水、檸檬茶無一例外非C既D。
消息一出,社媒平臺上一時間引發了大量關注與討論。不少營養博主認為是好事,值得推廣,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手里的D級奶茶瞬間不香了。
從趨勢上來看,飲料分類的制度確實有助于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習慣的養成,但同時,也要警惕「食物道德化」,沒有絕對的「健康D級」食物。
實際上,這次的試點中就包含了霸王茶姬、奈雪的茶等頭部新茶飲品牌,對奶茶的分級也并非黑即白。如果是達到A級標準的產品依舊可以是值得推薦的。
以后同事朋友間拼單奶茶的話術,就不再是「凍頂烏龍無糖去冰」,而是「喜茶A級單品」。
不管是減糖政策不斷推陳出新,還是可樂冰紅茶逐漸失寵,燃茶東方樹葉重新擺到貨架黃金位,背后是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健康無糖、透明配方」,正在成為消費者們對于奶茶飲料新的期許。
奈雪的茶&霸王茶姬下單頁面商店貨架上的頁面
品牌們也確實不遺余力地在順應趨勢進行轉型,無糖飲料、0添加劑、電解質水等健康新概念層出不窮。就連一年賣出三億多杯的香飄飄,或許是因為營收凈利雙降快「飄不動了」,也在加快健康化升級。
盡管飲料品牌廠商也順應趨勢推出更加健康化的產品,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飲料終歸是飲料,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終目的。對于有體重管理需求的人來說,邁開腿或許依舊還是最重要的那一步。
喝飲料點奶茶,從點無糖到選A級
近日,上海開啟首批「營養選擇」標識試點,采用ABCD四個等級,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況,全標識會出現在飲料包裝、點單程序、菜單等場景。
營養選擇標識
這是自上海從去年10月份向社會公開征求對《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的制作樣式及設置規范(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后再次更新落實飲料分級制度。
事實上,在去年8月,上海就已有159家試點商超便利店張貼「紅橙綠」三色標識來給出健康建議。
而此次的標識從「含糖等級」更新迭代為「營養等級」,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從「健康建議」轉型成為了更加直接的「選購指南」。
細看此次的飲料的營養等級制度,不難從其中看出新加坡飲料分級的影子。
舊版&新加坡營養選擇標識
和新加坡以「含糖量」為主的評判標準不同的是,上海此次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分級從A到D級,推薦程度則逐級遞減。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非乳源性糖」其實就是「乳糖之外的其他糖」。
換句話說,非乳源性糖這一標準其實是給「牛奶」這一品類開了綠燈,不然在國家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飲用300克的牛奶一下子就要被新的標準打上C等的營養標簽。
除此之外,一款飲品的營養等級的綜合判定取決于它在四個標準中的「短板」。
舉例來說。如果一款飲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為5.6g/100ml,等級為C級;飽和脂肪含量為1.2g/100ml,等級為B級;反式脂肪含量為0g/100ml,等級為A級;不添加非糖甜味劑,非糖甜味劑等級為A級。那么綜合來看,該飲料的總體評級為C級。
除了本次試點的企業單位外,不少品牌或許是早已有所規劃,先后響應政策,推出健康產品線。
近日,維他檸檬茶宣布推出無糖款檸檬茶新品。新產品不含蔗糖,僅添加代糖甜味劑成分。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維他集團就已經開始持續布局無糖業務。包括將無糖茶引入內地市場,到推出烏龍茶和菊花茶等冷萃純茶等。
無獨有偶,喜茶也官宣聯動健身博主帕梅拉,邀請其擔任喜茶2024年「健康推薦官」,與喜茶攜手推動健康茶飲以及喜悅的生活方式。
甚至是環繞地球的香飄飄,因為營收凈利雙降飄不動了,也在加緊產品創新轉型,加快健康化升級。
奶茶飲料既要好喝,又要健康
不管是官方層面的文件指南,還是茶飲品牌的戰略布局,似乎都在指向一個趨勢:奶茶飲料正在逐漸變得更加健康化。而這一趨勢也直觀反映在產品的銷售額上。
《2023中國無糖茶飲行業白皮書》指出,無糖茶飲在線上的銷售額從2018年的4679.5億元,到2022年達到44730.7億元,五年間完成了近10倍的增長。
從被中年男人買爆的東方樹葉,到高舉著「0糖0卡」大旗的元氣森林,無糖飲料們瞄準的并非傳統飲料市場上的上癮特征,而是命中了現代都市人的健康需求。
來源:元氣森林
消費者行為也佐證了這一點。精練GymSquare《2023中國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行業報告》調研結果顯示,糖分含量已經成為消費者在選購健康食品時最關注的指標之一。
來源:2023中國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行業報告
過度攝入糖分對人體的危害早已被證實。早在可樂席卷全球的年代,《美國醫學會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可口可樂就是美國肥胖問題的罪魁禍首。
一直以來,大眾有種刻板印象是“奶茶不健康”,現制現售含糖飲料也沒有預包裝飲料類似的配料表規范。它的含糖量有多高,說到底是需要品牌主動公布。
而在當下消費者對茶飲的要求趨于無糖健康、原料干凈的形勢下,正驅使現制飲料品牌更透明地公開自己的配料表。
去年,喜茶微信小程序逐步公開了產品的配方原料、營養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部分產品在原料詳情之外,還包含熱量計算和營養成分檢測詳情。
為了讓用戶對熱量有更直觀的感知,還會給出形象的換算,把熱量單位替換成常見的食物。用戶切換不同糖度后,熱量也會根據選項實時調整。
不過,喜茶并不是行業內首個公開配料表的品牌。作為本次試點品牌之一的霸王茶姬去年也已經上線了熱量計算器。
酸奶品牌 Blueglass 和茉酸奶甚至把原料成分貼在杯身上,讓網友直呼一杯下去就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來源:blueglass
分級新規下,如何選茶飲
誠然,飲料分級的新規能夠更好地幫助消費者選購更加健康的產品。但AB級單品雖好,卻也不能貪杯。
一方面,非糖甜味劑飲料始終無法替代飲用水。不少無糖產品在不添加糖的同時還要保證產品的甜味就會使用評級標準中所說的「非糖甜味劑」。主要包括赤蘚糖醇、麥芽糖醇等糖醇化合物。
然而看似完美的非糖甜味劑,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也已經深陷輿論中心。去年先后就有nature子刊研究結果指出赤蘚糖醇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具有相關性和世衛組織宣布阿斯巴甜為2B類致癌物。
來源:nature
一時間,「完美代糖」不再完美,風波爭議共存。
關于甜味劑還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證據。它的出現只是給愛喝含糖飲料的人提供了一個稍好的選擇,并不是說甜味劑可以毫無負擔地使用。
世衛組織去年的指南中的一條強度較弱的建議也指出:“長遠來看,非糖類甜味劑對控制體重并沒有幫助,甚至還可能有一些潛在不良影響,如增加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風險。”
世衛組織關于非糖甜味劑的建議
另一方面,低級也不一定就比高級差,要綜合考慮營養性。
以牛奶為例,全脂純牛奶大概的飽和脂肪含量在2.5g/100ml上下,盡管乳糖可以依據非乳源性糖的標準豁免,但根據飽和脂肪的標準,全脂純牛奶有可能被歸為D級。
而牛奶作為一種天然健康飲品來說有著更為豐富的營養價值,是難以替代的高吸收率天然鈣來源,同時還提供優質蛋白以及維生素B2等維生素和鎂、鉀、鋅、硒等豐富的礦物質。
歸根到底,飲料分級新規確實給大多數人在做產品購買決策時,提供了更加健康導向的購買指南。但對于有體重管理需求的人士來說,相比管住嘴,或許更重要的依舊還是邁開腿。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