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地文旅來說,既怕流量不來,又怕流量“亂來”,地方文旅局也頭痛。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這場全國矚目的事件中,萬歲山武俠城的王婆,先因景區現場說媒走紅,后因無數網紅前來蹭流量而身陷爭議。
由此劇情曲折了起來:在真正的旅游出行熱潮——清明假期來臨前夕,王婆突然宣布“病休”一個月。
但還沒到兩周,王婆扮演者趙梅就傳言復出,在江西上饒葛仙村度假區重新“說媒”。業務繼續開展,只是已遠離是非之地。
王婆“發跡”于萬歲山武俠城,開封文旅卻沒能留住這個IP,實在令人唏噓。
但問題的關鍵,不止于此。
巨量算數顯示,“開封王婆”的熱度從3月17日開始飆升。在這一輪巨大的流量熱潮中,“萬歲山武俠城”和“開封旅游”兩組關鍵詞,其熱度對比王婆,始終存在巨大差距。
而王婆扮演者趙梅“病休”的4月3日之后,“開封王婆”的熱度迅速下滑,基本回歸剛起勢時的水平——這才顯得開封旅游的熱度不再可憐兮兮。
盡管有人還在嘴硬,“王婆換了演員、景區熱度不減”,但故事基本已經Game Over了。王婆IP和景區,基本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正是當下“網紅城市熱潮”的混亂縮影。
自哈爾濱年初爆紅以來,“潑天富貴”的流量效應,遭遇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對各地文旅來說,既怕流量不來,又怕流量“亂來”,由此引申出兩大痛點:
1、沒想火的火了,想火的卻火不了
典型代表是天水。
麻辣燙的走紅,并不在天水文旅的計劃中。其真正想打造的旅游吸引物是伏羲文化,以及麥積山石窟等獨家地標。
從數據上看,與“王婆熱度”始終碾壓萬歲山武俠城一樣——3月開始,天水麻辣燙也是全面蓋過了伏羲文化、麥積山石窟。
直到清明假期,天水麻辣燙熱度已經大幅回落,但指數依然是其他參照物的21倍左右。
現在天水文旅頭疼的點,可想而知:
接下來是繼續押注伏羲文化,還是調頭宣傳麻辣燙?伏羲文化還有可能超越麻辣燙,成為天水的頂流名片嗎?
文旅口能調動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旅游目的地長期規劃的節奏,和短期流量爆發的把握,孰輕孰重?
但無論怎么選,天水可能都無法復制3月的盛景。
就像很多媒體從2023年以來,一次又一次去論證“淄博沒涼”,但淄博確實回不到當初的熱度之巔。
“出道即巔峰”很難被接受,尤其是當地文旅,嘗過網紅滋味后,沒人會滿足止步于此。
2、莫名走紅的IP難以運營,甚至只能主動放棄
這里的典型,除了開封王婆之外,河南還貢獻了一個失敗案例。
2024年1月,云臺山“男女妲己”突然火爆全網,從哈爾濱熱潮中生生為河南搶來一波流量。
但好景不長,有媒體質疑妲己表演“傷風敗俗”,隨即表演被叫停,引發無數網友的惋惜。
與王婆事件類似的是,風頭過去后,又傳出了妲己回歸的消息。但這個IP已經是關注寥寥、魔性不再。
云臺山妲己和開封王婆,幾乎遵循著一模一樣的“劇本”:
第一步、在傳統熱門景區里,作為單個IP在社交媒體上,突如其來火爆全網。
第二步、由于景區和當地文旅完全沒有準備,所以在輿論出現爭議后,選擇主動切割IP。
第三步、冷處理之后,風險沒有了,熱度也消失了。當地旅游經濟幾乎沒有任何長期受益。
于是,所謂潑天流量,就真的成了南柯一夢。
雖然倍感惋惜,但當地可能沒有別的選擇:不可控的走紅,往往危險大于誘惑。
比如,4月7日“王婆說媒”現場,又傳出了“保安自扇耳光下跪道歉”的負面新聞——這還是在原版王婆已經退出的背景下。
當地文旅對這個IP可能已經是“愛恨交錯”了。
綜上所述,在歷經淄博、哈爾濱、天水等網紅城市崛起案例后,地方文旅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筆者將其提煉為三步走:
第一步、可控的流量增長
只有可控,流量才能和當地文旅的長期規劃結合,形成良性發展的基礎。而不可控的爆紅,對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影響,很可能弊大于利。
第二步、可運營的IP
如果流量增長是可控的,那么就不會出現王婆、妲己這樣難以把握的“野生IP”,而是玲娜貝爾之于迪士尼那樣的“可運營IP”。這也將為目的地帶來更穩定的收益。
第三步、可持續的旅游經濟發展
也就是傳說中的“長紅”,各地文旅局長的終極追求。前兩步扎實走下去,第三步就會自然實現。
需求已經清楚了,現在誰能提供市場化的解決方案?簡單梳理,有兩大陣營:
其一,抖音、小紅書、快手代表的內容平臺。它們是網紅城市崛起的基礎流量池,也是“一切故事開始的地方”。
其二,攜程、馬蜂窩代表的旅游垂直平臺。它們的優勢是產業資源豐富,同時兼具交易平臺能力,可以為目的地提供更立體的賦能。
在這個版圖中,2024年率先打出新牌的是小紅書。
4月10日,小紅書在泉州召開“城市紅了”文旅大會,召集了全國100多家地方文旅的代表,推出名為“城市新名片”的政策。
筆者在參會期間,發現小紅書的新操作,有幾個點正是對應了地方文旅渴望的“三步走”。
舉個簡單的例子:
- 在小紅書旅游市場負責人、文旅運營負責人的分享中,提到了和山西文旅合作的“守廟人”策劃。這是一個通過小人物故事的挖掘,引發小紅書用戶關注山西古建筑的成功案例。
-
據大會現場信息,“守廟人”項目一個月實現了2.72億次的曝光,5900萬次的搜索,大同的相關數據同比上漲2240%。這套運營被總結為“1+4+N”模式,將會在今年五一復制到其他目的地。
-
守廟人項目和山西文旅的長期規劃高度吻合。山西是古建筑物大省,領導層早有共識,應該將古建文化以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加以推廣。
顯然,這是一次由小紅書策劃的“可控的流量增長”,專注的是“可運營的IP”,如果持續做下去,自然也會產生“可持續的旅游經濟發展”。
除此之外,小紅書的其他打法,也可以和“三步走”對應上。
比如,小紅書希望各地文旅都來開設官方賬號,平臺協助其打造成“聽取用戶反饋、持續改進服務”的窗口。
經典案例,就是哈爾濱熱潮時期,“沈陽文旅局長在線聽勸”——這相當于,直接把官方文旅打造成“可運營的IP”,由此持續產生收益。
再比如,小紅書強調自己有挖掘“非標打卡點”的能力。
其好處在于,如果一個城市熱門景點人滿為患,則可以通過非標打卡點分流人群,甚至讓用戶因此在城市里多待幾天。
經典案例,是牡丹江橫道河子小鎮,原本是以虎園出名,但小紅書用戶卻發現當地的老火車站非常出片,然后將其捧成了新的打卡地。
這又相當于,實現了“可控的流量增長”。
當然,小紅書在這個市場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比如造勢能力巨大的流量之王抖音,以及產業資源整合能力雄厚的攜程和馬蜂窩,大家的優勢面各有不同。
另一個制約因素,就是地方文旅的市場營銷預算,總盤子幾乎是固定的。各路玩家,你多切走一塊蛋糕,我就少分一點收入。
大多數文旅局會選擇雨露均沾,所以短期內誰也無法取得壓倒性勝利。
均衡的博弈環境,會倒逼其中的玩家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最終解決地方文旅的“錐心之痛”。
我們期待這場解密游戲的結局。
本文轉載自環球旅訊(ID:Traveldaily),已獲授權,版權歸環球旅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