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鹵味的頭部企業需要的不是新故事,而是更親民的性價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貴的很倔強
在低價、性價比籠罩整個零售業態的當下,鹵味卻很“倔強”,并未參與其中。
整體來看,不少實體零售自去年以來紛紛調整策略,開始主動降低價格,以吸引消費者。盒馬第一刀就砍向自己,宣布5000款商品線下降價20%,山姆會員商店官微發布“長期降價清單”,永輝也在門店內推出“折扣商品池”,七鮮超市則以擊穿價迎合消費者,被稱為零食界“愛馬仕”的良品鋪子也開啟了全面降價等。
“便宜”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了吸引消費者的關鍵詞,可這種消費趨勢下,休閑鹵味卻不斷被消費者吐槽,“還是一如既往的、穩穩的貴著”。
王楠(化名)也曾是絕味鴨脖的忠實顧客,她說,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自己每天下班后都會買一份拎回家,配上主食吃,有時還會拌到面條里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拎回家的絕味鴨脖份量越來越輕,價格越來越高,王楠直言自己現在已經吃不起了。
“在周黑鴨隨便買點,結賬的時候一看80多元錢,這難道就是鹵味刺客?”“我被紫燕百味雞的單價嚇到了,每公斤200多元!”近幾年不斷有網友吐槽著休閑鹵味越來越高昂的價格。
一位網友稱,自己很愛吃辣,所以鐘情于紫燕百味雞的招牌菜系夫妻肺片。“從剛開始的每斤三四十元,漲到了每斤七八十元,現在這都100多元錢一斤了,喝不完兩瓶啤酒,菜先吃沒了。”
該網友稱,除了價格上漲,質量上也大不如前了,“以前夫妻肺片里的牛肉和牛肚都是大片大片的,吃著過癮,現在削得又薄又碎。”
有媒體記者走訪多家紫燕百味雞門店后稱,在價格表上標注的售價一般都是250克售價,其中夫妻肺片54.9元/250g,算下來每千克219.6元,而這樣的價格也嚇跑了不少顧客。
“一只虎皮鳳爪6塊2,鳳爪價格貴過了牛肉”也頻頻被吐槽,即使原材料端的鳳爪價格身居高位,但商超里的鮮雞爪也僅約50元—60元/公斤,到了零售終端變身各種風味的鳳爪之后,價格就一飛沖天到了將近200元/公斤。
在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當下,鹵味賽道內的頭部企業卻沒有做出降價動作,依舊是以價格高端為方向。
2 賣不動是必然結果?
去年“周黑鴨業績暴跌”的詞條沖上熱搜高位,討論氣氛熱鬧非常,近日“周黑鴨開始裁員”話題再次沖上熱搜,引發市場關注和熱議。
奇怪的是,翻看獲贊最高的幾條熱門帖子,表達的都是對周黑鴨這一遭遇的嘲諷,甚至“拍手稱快”。評論區不少網友更是吐槽,現在的鴨貨賣得比牛肉都貴,老百姓都吃不起了,賣不動難道不是必然結果?
以周黑鴨為例,回看周黑鴨的成長歷史,一定程度上離不開“高端價格”崩塌所致。
二十年前的鴨貨攤,與菜市場里的小涼菜無異,購買群眾也無非是些家庭主婦,或者需要買下酒菜的普通工人,由于鴨貨出肉量比較少,價格也就不會太貴,適合買來作為休閑零食。
為了能夠使得旗下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周黑鴨最早提出應當“更換目標人群”的概念,力爭將鴨貨從“家庭小菜”的定位轉變為高凈值人群的“休閑零食”。
開啟高端的第一步就是要升級包裝。升級包裝之后,周黑鴨選擇的門店地址租金都相當昂貴,包括寸土寸金的地鐵口,大型機場與高鐵站,白領常出沒的寫字樓,甚至是傳統副食品從未奢望入駐的高級綜合商場。
正因如此,原先成本低廉的鴨貨也有“資格”被周黑鴨賣出了高價格,有了驚人的毛利率,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從業績來看,上市之后的第二年,周黑鴨的“高端路線”就有些走不動了。自2017年之后,周黑鴨規模逐年擴大,但營收額和凈利潤卻越來越低——持續的高租金高成本,明顯下跌的營收額,周黑鴨門店的平均賺錢能力在持續下滑。
口罩期間,雖然周黑鴨以及絕味、紫燕都將業績下滑歸咎于“疫情效應”,包括其帶來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但從其財報不難看出,早在2018年和2019年,鴨貨巨頭們的業績就已經顯現頹勢,而真正導致業績不佳的原因也極為明顯,那就是——價格。
以周黑鴨和絕味的門店價單來看,一斤鴨脖能賣到60元至70元,甚至比加工后的牛羊肉還要貴。
在消費者消費謹慎的當下,消費者也不愿意繼續當冤大頭,而是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平替。
3 不缺新故事,缺的是性價比
近年來種種因素之下,鹵味價格的狂飆,也迎面撞上了休閑零食行業卷生卷死的“性價比”風潮。
從周黑鴨來看,不僅要面對絕味鴨脖、煌上煌等老對手的競爭,還要應對久久丫、精武鴨脖、鹵三國等新興品牌的追擊。
加之最近兩年,新興的鹵味品牌也在加速狂飆,對周黑鴨的產品有一定的可替代性。這些新的鹵味品牌不斷崛起,走的是差異化的地方風味路線,搶走了不少消費者群體。
雖然在前幾年消費升級大浪潮下,周黑鴨的高端品牌形象和相對高的售價,讓很多消費者愿意買單,但現在消費環境變了,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習慣也發生了變化,“你越來越貴,我消費降級”,對于周黑鴨,只能減少購買頻次或平替掉。
宏觀環境之外,中國休閑零食行業正由快速增量市場轉向微增市場,是一切向“性價比”靠攏的底層原因。
據艾媒咨詢,近十年來,中國休閑零食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從4100億元增長至11654億元,預計2027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2378億元,增長率保持在2%左右。
與此同時,零食賽道激烈的渠道大戰也讓價格成為競爭的核心手段。而感知到市場變化的休閑零食頭部品牌紛紛選擇趨向性價比。例如,2023年11月,良品鋪子宣布將實施最大規模降價,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
此外,今年一季度,三只松鼠取得了36.46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83%,歸母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60.80%,實現了上市以來第一季度業績的最大增幅,“高端性價比”戰略初見成效。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一邊,是鹵味的居高不下的高端價格;另一邊,是零食品牌在“質”與“價”的天秤上不斷試探。看似相悖的趨勢背后卻指向了同一個解決方案:供應鏈的轉型升級。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對中間環節成本的全面優化,“擠出”降價與利潤空間,同時,通過全鏈路定制深化產品創新空間,以“質”的不斷升級和產品附加值的有效供給抹平消費者心中的“價格落差”。
目前來看,鹵味的頭部企業需要的不是新故事,而是高質低價,更是親民的性價比。
本文轉載自靈獸(ID:lingshouke),已獲授權,版權歸靈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