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9月1日起,將面向全體賣家收取0.6%的基礎軟件服務費(單筆最高收取60元)。同時,僅針對同一自然月內,成交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0000元的賣家,超出后的每一筆訂單按實際成交額的1%收取軟件服務費。
消息一出,網友紛紛炸鍋,有人直呼“吃相難看”,但也有人認為影響不大。其實,走到“全面收費”這一步,閑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年六月,閑魚就已經釋放信號,開始向高頻次與高交易額的賣家征收服務費。
作為一個二手電商平臺,閑魚誕生于2014年,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閑魚用戶數量已經突破5億,月活用戶已達1.62億,日均GMV已突破10億。
種種跡象表明,10歲的閑魚已經有能力“賺錢養家”,閑魚的商業化提速也勢在必行。
被沖擊的與被保護的
新規一出,有不少閑魚用戶認為,此舉是對職業賣家的“懲罰”。
從2023年至今,閑魚的收費行為是一系列持續動作,且具有一致性。從導向上來看,增收服務費可以削弱職業賣家的收益,擠壓他們在這個C2C閑置交易平臺的生存空間。
如果一個賣家庫存豐富、訂單量較高、且商品不存在價格優勢,那么他大概率是職業商家,而非交易二手商品的個人賣家。
作為一個以C2C為主的平臺,閑魚為了維護買賣雙方利益的平衡,沒有質量問題時,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換。同時,賣家注冊無需手續費,也不用保證金,門檻遠低于其他電商平臺。此前,有一部分商家為了避免受到“僅退款”等電商平臺政策的影響,將經營陣地轉至閑魚。
對閑魚來說,職業賣家的涌入雖然提升了賣家數和商品量,但長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首先受損的是買家的體驗。有閑魚用戶曾在社交媒體上曝光,閑魚賣家的商品由其他平臺代發,價格卻高出不少,有利用信息差割買家韭菜的行為。
二手交易平臺的定位下,閑魚消費者的需求很明確,用低價換取高品質的閑置物品,買高性價比的舊貨。
職業賣家的大量涌入則改變了閑置交易的初衷,如果在其他電商平臺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新品,為什么要在閑魚購買更貴的假裝成二手商品的新品?
此外,個人賣家的生存空間也會受到嚴重擠壓。個人閑置的交易依賴于平臺對商品的流量供給,而單一的、偶發的、低頻交易的個人賣家,顯然在商品數量、商品品類、交易頻率、響應速度等方面無法跟職業賣家相比。流量被擠壓成為必然現象,更糟糕的是不發貨、發假貨、遲發貨等負面行為,可能會破壞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信任生態。
當一個社區,僅剩“薅羊毛”與“割韭菜”之時,社區也就毫無生態可言,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批用戶的離開,用戶流失之后,商家也會更換平臺,商業化更無從談起。
增收服務費之后,受影響最大的必然是交易更高頻、商品更多的職業賣家。某種程度上看,從去年開始的服務費政策,變相增加了這些職業賣家在閑魚的經營成本,從動機上看,是想讓職業賣家回歸真正的電商平臺,把閑魚留給真正的個人閑置交易,如此,作為獨立平臺的閑魚才在淘天集團內更有差異性價值。
雖然閑魚的大刀,主要想“砍”向割韭菜的職業賣家,大多數“佛系出閑置”的個人賣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對于一些特殊品類,尤其是小眾文化、亞文化圈層的用戶,這項政策依然可能會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
綿綿自稱“娃娘”(BJD娃娃愛好者),她經常在閑魚上出娃,一個娃價格2000-3000不等,新政策下需要向閑魚支付12-18元的手續費。“盡管不多,但這筆錢就如同不包郵的運費一樣讓我破防。”綿綿表示。
黃立,一位常年混跡閑魚的“吃谷人”,則將這件事形容為“谷圈大爆炸”,每張卡5元,即使承擔手續費,也就5.03元,但他并不想為賣家承擔這部分的成本。
圖源小紅書用戶@最后再吃一個谷
他告訴刺猬公社,此消息公布后,社交媒體上關于“手續費應該由誰來承擔”爭論不休。黃立表示:“這下好了,平臺與用戶之間的矛盾現在轉換為買賣雙方的矛盾了。”
一定程度上,這也從側面顯示出,閑魚不僅僅是二手商品與閑置商品的交易平臺,更是一個聚集了同好者的興趣交易社區。
從用戶畫像上來,“95后”是閑魚用戶中的活躍分子,去年平臺中有3000萬“95后”新用戶。數據顯示,2023年,閑魚的“95后”用戶人均賺了2700元。由此可見,由年輕人組成的亞文化圈層已經成為閑魚社區上的一股新勢力。
因此,當前收費政策的顆粒度與閑魚的復雜生態并不能夠完全適配,或許,針對不同品類的賣家,平臺管理與收費政策應該更進一步細化。
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交點
在閑魚官宣無差別收費之際,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越來越多自稱閑魚平替的軟件,趁機做了一波營銷。例如,二手交易平臺“千島”,甚至是還未正式上線的APP“物圓”,都活躍在相關討論里。
圖源:小紅書
然而,社交媒體上對這些平臺的避雷貼層出不窮,用戶普遍評價這些平臺壓價嚴重、流量不如閑魚,且使用體驗不佳。相較之下,閑魚背靠阿里,更有公信力,服務相對完善,商品也更多樣性。因此,服務費的問題不足以讓賣家們離開閑魚。
綿綿就對刺猬公社表示:“閑魚的流量比其他平臺大,盡管有手續費,但我依然不會離開閑魚。”
服務費/手續費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電商平臺普遍都存在。從互聯網交易平臺手續費統計來看,不同平臺的收費標準各異,但閑魚的0.6%收費標準在眾多平臺中已算得上親民,抖音商家的服務費在1%-5%之間,具體數值根據品類而定。
就在官宣無差別收費的第二天,有用戶發現閑魚默默地重啟了網頁版。當前,閑魚網頁版主頁面大致分為三部分——分類導航、重點品類,以及興趣頻道,此前淘寶網站長“空無”也曾透露,這只是一個初步版本,未來PC端將可以完成買賣雙方從交流到交易的全鏈路。
對于平臺自身而言,設備維護與運營都需要成本,因此閑魚的收費政策,從商業角度來看,是一次必然的轉型。隨著平臺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運營成本的增加,閑魚需要尋找新的盈利模式以維持其持續發展。
通過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閑魚不僅能夠覆蓋運營成本,還能夠為平臺帶來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是閑魚在商業化道路上的積極探索。根據公開數據,閑魚日均GMV已突破10億,粗略估算下,閑魚每天將獲得數百萬服務費,對于商業化還需提速的閑魚而言,這當然是一份“穩穩的幸福”。
在變現模式有限的情況下,增收服務費既可以治理部分職業賣家,又可以為閑魚創收,是閑魚在現階段找到的“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一個平衡點”。
如同綿綿所說的那樣,絕大部分賣家不會因為服務費的出現而放棄閑魚,更需要追問的是,收取了服務費的閑魚,可以在平臺生態治理和產品迭代中做出哪些優化,真正讓買賣雙方獲得更好的服務?
用戶是社區的核心,閑魚在推行收費政策的同時,需要更加關注用戶的需求和體驗。例如,平臺可以通過優化算法,提供更加精準的推薦服務,降低用戶的交易成本;通過加強社區管理,打擊虛假交易和欺詐行為,提升用戶的信任度。而那些隱藏在“代號”之下的灰色地帶也該真正被踢出平臺之外。
這些是閑魚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社區生態與商業化交點上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閑魚需要不斷傾聽用戶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同時也要關注二手閑置交易市場的變化和競爭態勢。只有這樣,閑魚才能在社區生態與商業化的交點上找到最佳的動態平衡點,最終實現平臺、賣家和買家的共贏。
收費政策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問題,它涉及到平臺的商業化需求和社區生態的保護。通過這一政策,閑魚展示了其在維護社區生態和實現商業化目標之間的努力和探索,當然這還只是個開始。
參考資料 :
1.北京商報《閑魚日均 GMV 超10億元 理財咨詢成交量同比增280倍》
本文轉載自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已獲授權,版權歸刺猬公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