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出海法國,目前有哪些機會賽道?在法國的消費風潮與文化語境下,品牌該如何塑造自身形象、占領用戶心智呢?

圖片來源:Pixabay
第一次不在體育場館內舉辦的開幕慶典,《歌劇魅影》《巴黎圣母院》與《悲慘世界》《卡門》接連上映,“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主義思潮盡顯無遺……
一場淋漓盡致展現法國多元文化與獨特浪漫的開幕式,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第33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地——法國巴黎。這也是時隔百年后,奧運會重回浪漫之都。
奧運會,作為備受矚目的國際性體育賽事,也是品牌構建全球影響力的絕佳時機。廣告科技公司The Trade Desk發布的一項針對2024體育大年品牌出海的調研結果顯示,全球近半數的海外觀眾將在今年夏天把目光投向巴黎,無論是GenZ,千禧一代,還是GenX和嬰兒潮一代,全年齡段觀眾都對這項體育賽事青睞有加。
而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內外,中國品牌也頻頻現身、借勢營銷:阿里巴巴成為奧運會全球云基礎設施、云服務、票務以及電商服務平臺四個類別的獨家TOP贊助商;蒙牛聯手可口可樂,中美兩大飲料巨頭的LOGO也共同出現在TOP贊助商列表之中;而就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前,中國茶飲品牌喜茶與霸王茶姬先后落子巴黎、開設門店,借奧運之風,打響“健康、低糖、可持續”的中式新茶飲理念。
事實上,不僅僅是持續16天的巴黎奧運會,法國作為高消費能力的成熟市場與全球品牌高地,也是中國企業出海歐洲的關鍵所在。正如《巴黎:現代城市的發明》一書中所說:“巴黎是現代最具代表性、最商業化的城市,整個世界都在追趕時尚,只有巴黎生產風格。”
那么,中國品牌出海法國,目前有哪些機會賽道?在法國的消費風潮與文化語境下,品牌該如何塑造自身形象、占領用戶心智呢?
撕裂的消費風潮:愛買奢侈品,也青睞低價商品
就在奧運會開幕前不久,法國舉行了新一屆的國民議會選舉。而此次跌宕起伏的法國大選,折射出法國社會價值觀念的深刻裂痕。
在6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中,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33.2%至33.5%的選票,得票率領先;而在7月7日進行的第二輪投票中,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居首但未能過半,緊隨其后的是總統馬克龍所屬的中間派陣營,而之前呼聲極高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僅列第三。
“這次法國大選,一個最為重要的平衡,就是傳統政治勢力和不斷崛起的極端政治勢力之間的平衡??梢杂^察到,在過去的幾次大選中,傳統左右政黨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而極左和極右翼候選人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但極左和極右群體,在移民控制、強硬的安全措施以及經濟保護主義上的主張基本一致。”欣孚智庫創始人、前歐洲議會中歐政策顧問宋欣告訴霞光社。
法國社會民意的撕裂,源于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與階級鴻溝。在過去三十年,法國社會的中產階級在逐漸衰落,富人和窮人構成了啞鈴型社會結構。“中產階級認為他們總是‘受苦’的人,被過高的稅收所扼殺,因為富有而無法獲得政府補貼。他們相信,全球化有利于新興國家中產階級消費者的崛起,但卻消滅了法國的中產階層。”法國媒體《世界報》如是分析法國大選中,威權民粹思潮興起的原因。
法國社會的階級區隔,同樣在消費觀念上充分展現。在巴黎八大政治學系有過留學經歷的楊桃,觀察到法國人對社會運動和政治參與普遍熱情高漲:“法國人非常喜歡談論政治,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建構自我身份認同的一種主要方式,在消費議題上也是如此。而不同的階層的意識形態和消費觀念相差迥異。”
具體而言,在巴黎擁有高檔房產和體面工作的法國中上層人士,有著很強的消費能力,他們會更認同法國或者歐洲本土的消費品牌,外國品牌很難占據這部分群體的心智。并且無論在美妝配飾、服飾箱包還是在食品百貨領域,法國品牌本身就極為強勢。
而在法國年輕群體中,左翼思潮濃郁,普遍反消費主義、資本主義,反對谷歌、微軟等壟斷性數字巨頭;環保主義與綠色政治運動在法國年輕一代中極富感召力,在消費決策上,他們更傾向于綠色、環保、可持續的價值主張。
除了中上階層與左翼青年外,法國還有一個不容低估的消費群體——低收入人群。并且,隨著全球經濟下行、通貨膨脹高企,這一人群持續增多。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2023年9月18日的數據,法國貧困率達到了自2013年編制這一指標以來的最高水平——月收入低于收入中位數60%的貧困人口達920萬,幾乎占法國人口的15%。
物價飆升讓近半數法國人改變消費習慣,更青睞于低價商品。2023年上半年,法國超市銷售額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創歷史新低。家樂福首席執行官Alexandre Bompard警告說,消費者正在失去女性衛生用品、尿布、牙膏等必需品,這些產品的銷售額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法國西部一家大賣場的收銀員也觀察到,顧客購買的牛肉變少,而價格較低的雞肉、豬肉明顯變多。
這種消費趨勢也讓主打低價策略的Temu在歐洲迅速異軍突起。Temu于2023年4月在法國上線,如今市場滲透率為11.9%,接近SHEIN12.8%的比率。與美國的消費者畫像相同,Temu在法國的主要消費群也是 X 世代和嬰兒潮一代(年齡在44歲到78歲之間),隨著法國養老金預算深陷赤字危機與退休年齡的延遲,這一群體成為Temu的忠實用戶。
在法國,中國品牌機遇何在?
在法國導演侯麥執導的系列電影《人間四季》中,主角們總是擁有漫長的假期,永遠在郊游和聚會,熱衷于討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胡塞爾的現象學,擁有智性自由又舒展愜意的生活。
事實上,侯麥電影里所呈現的,正是法國年輕人普遍的生活狀態。
侯麥導演電影《春天的故事》劇照
“法國年輕人習慣了在每天下班后,去獨立電影院排隊看藝術電影和學術放映;中國人熟知的法國媒體《費加羅報》《世界報》,在他們看來全部是媒體巨頭進行議程設置的工具,他們更關注公益性的獨立媒體。這種審美偏好,可能也是TikTok Shop的直播電商模式在法國、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很難推進的原因——他們天然不是短視頻和直播的受眾。”楊桃說。
根據法國媒體的報道,全法大約有10萬人常年住在露營地里。而圍繞“露營”這一生活方式,能夠衍生出帳篷、防潮墊、椅子、收納箱、精致炊具等諸多消費需求,成為企業的出海機遇。根據Statista 2022年的數據,預計至2031年,歐洲露營裝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9%,法國將擁有歐洲最大的露營市場。
喜茶巴黎限定logo,與埃菲爾鐵塔同框
除新茶飲外,李露薇還觀察到,基于環保理念,法國年輕人目前推崇倡導的素食主義生活方式,也是中國餐飲大有可為的一個契機。Statista的最新數據顯示,法國近 11% 的 18 或 19 歲人群遵循純素飲食,素食者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目前在法國,基于小麥、大豆和香料制成的素食漢堡店、素食牛排館日趨風靡。
Storytelling至關重要ESG貫穿品牌全生命周期
而在法國塑造品牌形象,storytelling是尤為關鍵的一環。李露薇的品牌slogan為VIVE L’EXTÉRIEUR,在法語中有“戶外生活”和“戶外萬歲”雙重含義,巧妙的雙關蘊藏了品牌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在設計層面,李露薇發現法國消費者更傾向于五顏六色的繽紛色彩,“這可能與包容、多元的價值觀念有關”,因此VIVE L’EXTÉRIEUR通過彩色設計傳遞出分享愉悅、享受自然、蓬勃生命力的價值理念。
霸王茶姬巴黎快閃店
美國作家Sarah Rose在她所著《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葉》一書中,曾如是形容在18世紀,中國茶葉在全球貿易鏈條上的關鍵地位:“山茶葉經采摘加工可沖泡飲用,通稱為茶。一直以來,中華帝國幾乎完全壟斷了這種‘清澄碧玉’的所有產銷環節:種植、采摘、加工、炒制及其他加工方式、批發、出口……一切一切,皆由此一國獨享。”
本文轉載自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已獲授權,版權歸霞光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