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品牌推新發生了哪些變化,又透露出哪些行業趨勢?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今天的美妝賽道,每10個新品,只有1個能活下來。”
當一個品牌停止推新,就意味著離消亡不遠了。當一個品牌開始推新,也意味著一場新冒險即將開啟。
2024年1-8月,化妝品注冊備案數達38.8萬余件,同比增長約8.9%。有意思的是,新品迭出的熱鬧背后,白牌唱主角,品牌卻陷入沉寂。
消費疲軟帶來的庫存壓力,疊加10%的成功率,讓不少品牌在推新上歸于冷靜,就連躋身國貨美妝品牌TOP1的珀萊雅,1-8月也才推出25件新品,同比減少59.67%;薇諾娜推出33件新品,與去年同期持平。
而白牌,正成為備案主力軍。譬如儒意,1-8月已注冊備案356件新品,平均每個月上新超44件,遠超珀萊雅、薇諾娜8個月新品總數。
備案端的點滴變化,往往折射出行業未來走向。今年品牌推新發生了哪些變化,又透露出哪些行業趨勢?本文將基于美麗修行獨家數據,從備案端為行業捋清市場局勢,解讀化妝品市場品牌推新的最新動向。
備案大盤連續兩年增長,品牌歸于冷靜
新品,既是品牌展示新成分、新技術、新功效的舞臺,也是品牌勾畫新增長曲線的破局點。
縱觀近五年1-8月注冊數備案數,不難發現,一度被新規按下“暫停鍵”的國貨,再次掀起上新潮。
自2021年新規實施,化妝品新品數驟減,2022年1-8月更是跌至谷底,嚴苛的法規、高昂的成本、激烈的競爭疊加疫情的沖擊,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
隨著企業對化妝品新規的適應性提高,化妝品注冊備案量自2023年開始回暖,連續兩年實現增長。2024年1-8月,化妝品注冊備案數達38.8萬余件,較2023年同比增長約8.9%,按照這個發展趨勢預測,今年全年新品數有望趕超去年的56萬+件,突破60萬件。
具體而言,今年3月化妝品注冊備案數觸底反彈,4月達到頂峰,新品數達81428件,環比增長63.78%。這或與5月1日起實施化妝品完整版安評有關,致使企業都搶在節點前完成注冊備案。而后,新品注冊備案以總體平穩的姿態進入下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梳理近五年1-8月新品數TOP10榜單(按品牌注冊備案數降序排列)時,不難發現:品牌(相對白牌而言)在推新上逐漸歸于冷靜。
把時間線拉長,2020年1-8月新品數TOP10榜單中,還有國際大牌克里斯汀迪奧、魅可及新銳國貨品牌滋色的身影,而自2023年始,白牌霸榜,再無國際大牌以及新銳國貨的蹤跡。
2024年1-8月熱門品牌TOP10(按美修指數降序排列)榜單,也印證了這一點。躋身第一的珀萊雅(美修指數100)只注冊備案了25件新品,新品數最多的袋鼠媽媽也才135件新品,品牌平均新品數不足48件(平均新品數=熱門品牌TOP10新注冊備案產品總數/熱門品牌數10),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品牌每個月推出的新品不足6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品牌推新趨于保守,與化妝品行業仍處“寒冬”不無關系。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1-8月,化妝品消費零售總額為2730億元,同比下滑0.5%;8月,化妝品消費零售額為319億元,同比下跌6.1%,這已是化妝品零售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大量新品涌向海外,東南亞成新藍海
在國內化妝品市場呈疲軟態勢之時,“出海”似乎已經從“選擇題”變成了“必答題”。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1-6月,中國化妝品出口總額為167.1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比增長15.83%。化妝品出口市場,展現出持續穩健的增長勢頭。
梳理2024年1-8月新品數TOP10榜單(按品牌注冊備案數降序排列),《化妝品觀察》亦發現,大量新品正涌向海外:
躍居TOP1的SADOER,1-8月備案的近千新品均僅供出口,其中明星產品“SADOER保濕面膜”數次登上“TikTok美妝個護商品銷量TOP10銷量榜”,5月一度躋身TOP1。
位居TOP3的名創優品,今年共計推出新品726件,其中僅出口的產品有380件,占比過半;
躋身TOP4的蕾琪,也把目光瞄向海外,有45件新品僅供出口,涵蓋口紅、睫毛膏、粉底等彩妝產品。
從出口國來看,東南亞正成為品牌出海熱門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東南亞市場廣闊。Statista數據顯示,2023年東南亞地區美容與個護市場規模達300.4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增至389.6億美元。
-
電商全面發展。東南亞已經搭建起以Shopee、Lazada、TikTok Shop為首的電商平臺市場格局,在電商直播、短視頻帶貨浪潮的風口下,為品牌出海奠定了堅實的渠道基礎。
-
政策相對寬松?!镀胀ɑ瘖y品注冊備案常見問題解答(一)》指出:僅供出口的化妝品,只需由生產企業向平臺提交產品名稱、擬出口國家(地區)、產品標簽圖片即可。換言之,出口產品只要取得清真證書,便可敲開東南亞市場的大門。
-
“低價”成取勝密碼。在東南亞各國,5-10美元的美妝產品最暢銷,創造了近40%的銷售額;其次是2-5美元的產品,產?了約20%的銷售額。名創優品,就是憑借便宜好用的優勢,在東南亞站穩腳跟。
源自《2024東南亞美妝護膚電商行業市場洞察報告》
出海熱潮的背后,機遇與危機并存。
據《2024東南亞美妝護膚電商行業市場洞察報告》,與國內消費者有意愿嘗試名不見經傳的“白牌”產品不同,東南亞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品牌產品。換言之,無“品牌心智”的美妝產品,很難在東南亞立足。
一時的爆火容易,長久的扎根卻難。名創優品之所以能夠橫掃北美及東南亞市場,就在于逐漸擺脫了所謂“低價優勢”的束縛,開始賺品牌溢價的錢了。
對于SADOER等品牌而言,在依托國內超強供應鏈,打造豐富產品線并保持快速上新頻率的同時,如何在海外市場構建起自己的護城河,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瘋狂推新背后,白牌離“品牌”還有多遠?
前文提及,品牌推新進入冷靜期,是白牌撐起了整個備案大盤。
縱觀整個2024年1-8月新品數TOP10榜單,白牌霸榜,SADOER注冊備案了970件新品,躋身榜單第一,儒意以356件新品位居第八,注冊備案數TOP10門檻線,已從2020年的100+件提升至300+件。
在一期一會創始人老文看來,投入大、風險高,以及市場需求疲軟、庫存壓力大,都讓品牌在推新上“畏手畏腳”,“白牌(推新)更有勇氣,畢竟光著腳,愿意去挑戰,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好事,給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何為白牌?用老文的話來說,通常指那些無定位、無文化、無創新,產品以抄襲模仿、跟隨熱點為主,奉行成本優先,以短期賺快錢為目標,不考慮長遠規劃的牌子,與傳統意義上的“品牌”相對立。
不管如何定義白牌,白牌正通過大量投流推廣,以“極致性價比”占據下沉市場,正如網友所言,“不是大牌買不起,而是平替更具性價比”。
這與日本經濟蕭條時期的消費趨勢走向類似。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指出,以2005年左右為分界,日本的消費理念不再傾向于追捧名牌,而是更加偏向于追求極簡、平價和本土化。
如果說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給白牌崛起提供了土壤,那抖音、拼多多等電商則為白牌騰飛插上了翅膀。
從海潔婭到溫博士再到嬌潤泉,美妝白牌在抖音殺出重圍,一度將歐萊雅、珀萊雅、雅詩蘭黛等一線品牌甩在身后,書寫了抖音的“白牌奇跡”;而拼多多一度超越阿里的背后,也是占比達65%的白牌商家,撐起了亮眼的財報。
白牌突飛猛進,品牌也陷入“瞧不起但又忍不住悄悄觀摩”的怪圈。
一個已經完成0到1卻始終未能突破10的國貨品牌創始人,就表達了這種復雜心理:從做品牌的角度來講,白牌的玩法不對,既沒有用戶價值,干的又都是些投機取巧的事;但以成敗論英雄的話,白牌又是成功的,甚至還可以給品牌一些借鑒,“譬如那個成本結構,品牌就搞不定,現在抖音費用太高,如果品牌堅持自己的調性、包材、配方,就只有虧錢的份,所以我們也很迷茫”。
懷揣好奇之心,不少品牌走進了白牌。繼今年6月珀萊雅、貝泰妮高管參觀海尼集團后,7月海尼集團又迎來了聯合利華一眾高管。而海尼集團,正是溫博士的母公司。
在老文看來,白牌組織結構扁平,決策力強,敢于突破規則,能敏銳洞察市場且快速反應,“這是很多品牌欠缺的,值得學習”。
與此同時,白牌的短板也開始顯現。沒有研發根基,如同無根之木,起得快,也消亡得快。
雖然近五年1-8月新品數TOP10榜單(見上文表格),一直是白牌唱主角,卻換了一批又一批。
2024年1-8月新品數TOP10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了HERORANGE、名創優品、Novo在榜外,其他白牌,不到一年,甚至半年時間,就沉寂了;就連曾躋身榜單第一的Dearbody、優娜,也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僅有名創優品,雖有起伏但連續4年躋身榜單。
其中,曾在2023年1-8月以903件新品數位居榜首的優娜,今年同期只備案了9件新品,強烈反差背后,是一個白牌難以為繼的縮影。
“某個牌子是否為白牌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畢竟很多品牌也曾經歷過野蠻生長期。”在老文看來,大多牌子會曇花一現,但也有一些會逐漸成長為品牌,“一開始野蠻生長沒關系,關鍵在于創始人本身的野心、智慧和學習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否不斷調整業務和品牌之間的關系,積累出企業自己的長期競爭力”。
顯然,白牌要想撕下標簽,成為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轉載自化妝品觀察 品觀(ID:pinguanjun),已獲授權,版權歸化妝品觀察 品觀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