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學習機大廠混戰,誰異軍突起,家長更愿意為學習機的什么功能買單?

圖片來源:Unsplash
而學習機背后的公司,日前陸續交出成績單,可看到學習機正在開啟教育機構和硬件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好未來(學而思母公司)2025財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五成,已實現扭虧為盈;科大訊飛今年上半年智能硬件營收同比增長56.61%。
AI學習機大廠混戰,誰異軍突起,家長更愿意為學習機的什么功能買單?
AI學習機,省爹媽神器
硬控80后、90后童年的點讀機,搖身一變為AI學習機,繼續硬控成為家長的同一批人。從電子詞典、點讀機到學習平板,學習機經過了不同時代的更替。
而AI學習機,顧名思義,是搭載AI大模型的學習機。
一般的學習機,可以“哪里不會點哪里”。
但你家孩子壓根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會呢?
商家說了,AI能知道你孩子什么不會,定向提升,鞏固拔高直追愛因斯坦。
甚至于,AI還能幫你修復親子關系。
隔壁鄰居還在因為輔導作業雞飛狗跳,但你家依舊“母慈子孝”,因為孩子已經擁有AI學習機這個賽博家教。
在ChatGPT問世后,國內大模型入雨后春筍般涌現,教育行業也不例外,科大訊飛發布了星火大模型,網易有道發布“子曰”教育大模型,好未來、作業幫等緊隨其后。
搭載了大模型的學習機,定價不低,比原本的學習機價格高出1000~3000不等。
家長買單嗎?
今年7月,商務部公布上半年國內電子商務發展情況,AI學習機銷售額增長達136.6%。
從市場份額看,抖音電商受歡迎的AI學習機品牌如下,其中學而思以28%的市場份額,成為眾多家長的首選。
但學而思,沒有像科大訊飛那樣強調它的AI大模型。
學而思AI學習機,靠內容突出重圍
與其他品牌不同,學而思無論是商品詳情頁,還是帶貨廣告創意,主要圍繞一個賣點:培優講師團隊的自研課程資源。
學習機,錨定的還是中國家長的“雞娃”焦慮:
好工作需要有重點高校的文憑作為敲門磚;要進重點高校,需要拿到重點中學入場券。層層遞推,“雞娃”宜早不宜遲。“雞娃”教育的背后,離不開教研資源的托舉。
這方面恰好是學而思的底氣。
雙減前,線下 K12課外培訓市場的競爭格局已形成:雙巨頭+區域龍頭。學而思的母公司好未來即為巨頭之一,旗下“學而思培優”以其教學資源吸引了高粘度的學生群體。
因此,在教育行業卷大模型時,學而思也不落后,“人有我有”。但相比科技企業,學而思也清楚大模型并非自己長板,中途拐彎,靠內容突圍。
好老師比好教材更重要,這是學而思們和家長的一致認知。
這個認知,在學而思的廣告創意上也得到了廣泛傳遞。
在抖音上,學而思通過育兒博主和教育博主等中腰部達人來種草,邀請教材的責編老師介紹新課標,展示別人家的孩子怎么使用學習機,精準打動有雞娃需求的家長。
另一方面,以自播為主,培養自己的“董宇輝”。
2023年12月,在董宇輝小作文事件發酵時期,學而思另一位轉型的主播橙橙,在“學而思優品”直播間(主營學而思全品類)里獲得“火線提拔”和股票。這個事件也讓學而思直播間當晚場觀飆升到上萬人。
圖源:抖音
今年開學季,橙橙走入“學而思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帶貨學而思學習機,直播銷售額破500萬。在其他品牌合作頭部主播專場時,學而思已經另辟蹊徑,培養出自己的主播IP。
家長選購的手速,比不過學習機迭代的速度
開學季,學習機市場新品涌現,比如學而思的學練機,科大訊飛學習機T30 Pro。
在橫向對比各家的學習及產品,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學習機更新迭代的速度,在4~10個月不等。
在這樣的更新頻次下,廠商更新的重點主要是在硬件上:屏幕大小及分辨率、運行內存、攝像頭以及手寫筆等。
這個升級,對于家長來說,無疑提高了測評選購的難度,不同品牌如何選購,同一品牌不同版本的學習機有何異同。在小紅書上,僅學習機測評相關的筆記已經破2萬條。
圖源:小紅書
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更大的屏幕、更高的運行內存、更長的電池續航,是否可以提升使用積極性,以及對學習帶來正向作用,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課程資源的完善升級上,在學習機的發布會上鮮有被提及,即使是學而思、作業幫這樣的教育機構企業也不例外。
根據艾媒咨詢《2024-2025年中國智能學習機市場趨勢研究報告》,超五成受訪者看重學習機的學習資源。在黑貓平臺、購后評價上,也多見到“課程資源更新不同步”相關吐槽投訴。
學習機更新迭代沒問題,問題是迭代的方向是否為目標人群所關心的。
有部分家長表示,不看好學習機,更重要的是通過培養閱讀習慣來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這與購買學習機的家長抱有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但不得不承認,學習機作為家教平替,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緩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而學習機所承載的期待能否落地,或許市場還需要新的鯰魚。
本文轉載自有米有數(ID:gh_222897575204),已獲授權,版權歸有米有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