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兩年,白象開始挖那些有白象背景又在今麥郎出任高層的“前員工”。

圖片來源:白象食品官網
近日,隨著前今麥郎大區經理任方軍在朋友圈發了句“如意鄭州歡迎你”,正式宣告其加盟白象集團。
早在今年4月,便有知情人士向老納爆料——前今麥郎大區經理任方軍加盟白象,將出任白象的總裁。然而,之后不短的時間里,不論是白象內部還是任方軍自己都沒有明確表態。
任方軍跟身邊朋友們表示,想靜養、休息一段時間,再做打算。而白象內部也處于“保密”狀態,員工們都不知道任方軍未來會不會加盟,至于出任什么職務就更無從談起。
如今,隨著任方軍的“自宣”,算是證明了那條定律:“無風不起浪”,“每個謠言的背后都有一個靠譜的真相”。而任方軍在白象的職務是副總裁,全面負責方便面的營銷業務。
隨著任方軍的加盟,也宣告了白象與今麥郎的恩怨情仇有了“新劇目”。
01 白象“老人”
多年來,白象與今麥郎之間的人員互相流動比較頻繁。只是,最近這一兩年時間白象開始挖那些有白象背景又在今麥郎出任高層的“前員工”。用趙本山的話說:“這是可著一只羊身上薅啊”。
雖說如此,但也不難理解,一是這樣的員工對今麥郎了解,對白象也了解,雖然他們離開有些年頭了,但基本的骨架還是在的。比從外面直接空降的高管更容易適應白象的生存環境,減少磨合成本。畢竟,這些年,白象也沒少空降高管,但結果都差強人意;二是,會對競爭對手今麥郎有一個削弱,讓競爭來的更猛烈些。
白象這些年是走了些彎路,可白象也確實培養了不少人才。如今的康師傅方便面負責人也有過在白象的工作經歷,白象前員工馬紹軍出任過今麥郎的面品營銷總經理。至于任方軍,也是從白象所長做到了今麥郎的大區經理。
雖然,任方軍只是個大區經理,但外界對其評價非常高。每年的經銷商大會、年度大會,大家都習慣看今年任方軍有什么新鮮的“內容”,其它大區經理都是照本宣科。在面品營銷總經理馬紹軍離任后,接替馬紹軍職務呼聲最高的也是任方軍。只是,最后的“結果”卻是張振寧。
據知情人士透露,任方軍沒能出任面品營銷總經理也算是意料之中。“一是,任方軍與馬紹軍都有白象背景,馬紹軍的離職,也就讓任方軍在前進路上有了一個樣板,會猜測某天任方軍會不會加盟白象;二是,范現國有自己的打算,今麥郎早晚是要交到小范總手里的(范現國兒子范明強),小范總如今是飲品總經理,在今麥郎公司最重要的根本還是面品。交給張振寧,范現國依然可以掌控局面,讓張什么時候讓權,也都是可以的。相反,任方軍能力太強,也太有個性,難掌控。未來,讓他交權會有一定的波折”。
也正是這個決定,基本上宣告了任方軍離開今麥郎是早晚的事。而白象姚忠良則是一個敢于給權給錢的人。用白象內部人的話說,白象的工資都是可以談的,并不限制于級別去定薪(這一點上,大部分企業都是照著層級給薪水),只要你有能力,多高的薪水都可以談。但也要你能在短期內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白象會給一個城市總300萬年薪的原因。要知道,統一大陸負責人劉新華一年薪水+花紅也就300萬(統一財報披露),可白象一個城市總負責的生意絕不會高于劉新華。
對于任方軍來講,老東家的橄欖枝意味著更高的薪水、更高的職務,當然,還有更大的壓力。
但人生,總是要拼一拼的,就如白象跟今麥郎終會再戰一場。
在快消行業里,大家較少簽競業協議的,畢竟,跳槽被看中的都是你在這個行業里積累的經驗、人脈等,基本上簽了競業協議就是斷了員工未來的飯碗。即便是外企也默認這樣的行規,這也是為何外企高管往往是帶著團隊從一個公司跳到另一個曾經“敵對”的公司里。比如,貝因美的包秀飛就是從美素佳兒過來的,而在美素佳兒之前,他在惠氏,這都是嚴格的競品關系。
可近年來,因為白象挖角嚴重,今麥郎開始與員工簽定了競業協議。也有傳聞稱,因為任方軍的“跳槽”,今麥郎才開始與高層員工簽定競業協議。這協議全程錄相,單對單簽約。基本上,那個狀態下你也不得不簽。而一式兩份的協議,員工手上并沒有。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稱,“競業協議今麥郎員工都拿不到,只有當你離職了,你的能力又危脅到公司了,范總才會把協議蓋上章,給你發個補償。你要去競品了,那咱就法庭上見。如果你能力不足的話,那范總才不會在你離職后給你發工資呢。想白拿范總的錢,不容易”。
正所謂,你在公司時,不知道自己是核心高管,掌控核心機密,離職時才發現,你對公司如此“重要”。
02 今麥郎的“危”
這兩年,今麥郎高歌猛進,去年更是傳出今麥郎方便面銷量已經超過統一的說法,成為行業第二。
只是,今麥郎并不是上市公司,銷售數據不透明,這樣的超越并沒有更多的實證。在營銷創新上,今麥郎“四合一”的推出,更是把深度分銷做到了極致,成為整個行業都在解讀以及學習的榜樣。
統一公司就直言自己的大包賺是在學習今麥郎四合一,但在執行過程中,推行的結果卻很不理想。外界也認為是沒有學到今麥郎四合一的邏輯精髓。甚至此前不被外界看好的涼白開也被人模仿。
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今麥郎是行業楷模。然而,事實卻不象外面看上去那么好。
外界對今麥郎的學習,也可以看成是對今麥郎的圍追堵截。而康師傅擁有絕對體量的優勢,統一擁有創新優勢,這兩個大山橫在今麥郎前面不說,后面的白象這次也要去分今麥郎在低端面的市場。
再說說今麥郎引以為傲的四合一系統。我們說四合一系統是保證了今麥郎的渠道精耕。但其它行業學習的時候卻發現,并沒有今麥郎的效果。這里的邏輯思維差別在哪——今麥郎的四合一是有著營銷思維的。
這個模式的核心思維有兩個:一,洞察一線員工思想,從“關注、公平、激勵、學習”4個維度切入,而非約束;二,管理系統不管理,系統中的約束元素,解決的是邊界,邊界之內,則是鼓勵多勞多得;同時,圍繞“網點、陳列、拜訪、動銷”保證戰術動作有效落地。
很多企業只是把這個系統當成了一個營銷工具,是管控業務員,管控經銷商,管控鋪市率的一個眼睛,一雙鉗制的手。
正是前面的思維保證著今麥郎四合一的落地。但如今,隨著四合一的落地,今麥郎的思維也在轉變,也開始認為四合一只是個系統一個很好的工具。作為四合一工具開發者的魔利互通因為與今麥郎理念不和,終止了與后者十余年的合作關系。
除了魔利互通這樣的老伙伴的離開,再有就是今麥郎經銷商團隊的更換頻率。尤其是在飲品上,因為嚴苛的管控,任性的罰款,經銷商中止合作后,費用只核銷部分,讓經銷商損失慘重。去年,幾十名今麥郎經銷商組成維權群,控訴今麥郎的“暴政”。一些老經銷商雖然言語中多少有些夸大成份,但也能看出其對今麥郎的不滿,并認為今麥郎如今的政策是范總為給小范總鋪路,而把這些曾經為今麥郎打下江山的經銷商犧牲掉。
而有關二代接班,從來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
隨著今麥郎推出3.0小區域經銷商模式,很多經銷商都表示,不想干了。
03 白象的未來
在統一沒有推出老壇、湯達人;今麥郎沒有推一袋半之前,方便面行業的老二是白象的,并且很穩定地發展著。當年的白象牛面,也是老納最愛之一。然而,這些年白象走了不少的彎路。
為了追求IPO,搬去北京,流失了一批人才。對賭失敗后,又重回本土。這些年,其在市場上犯的錯、有些是“致命”的。比如,放棄了對下沉市場的深耕,可以說這是所有錯誤中最大的錯誤,就是這個“錯誤”,讓今麥郎搶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在這個情況下,白象推的產品也都是想搶高端份額。花巨資請特勞特中國做咨詢策劃,推出的白象大骨湯桶面、小杯面一時間成了滯銷、退貨的代名詞。
白象的“失敗”不僅僅在面上。前些年,白象也推過飲料項目,但結果更不理想。有觀點認為,當下之計,白象應該聚焦在自己的主業上,面是基礎,飲料是撥高項目,基礎題做不好,光談撥高不現實。
如今,方便市場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的,尤其是今年疫情之下,方便面、方便粉絲市場都可以用爆火來形容。當年,與白象因為商標近似問題的白家方便粉絲,如今已拿下幾輪風投,被各企業看好。同在河南鄭州的嗨吃家也是靠方便粉絲成為網紅。
方便市場還是有“大學問”可做,如今,白象請回任方軍,或意味著白象重回正軌,找回了當初那個“牛”氣的白象。
至于白象集團的各位領導,還是希望多接地氣一些,別動不動就說“我們只跟國際4A合作”,動不動就讓別人“你考慮考慮是不是這個事”。找回初心,做回那個慢跑卻有力量的白象,不要讓任方軍的回歸,成為一個“表面”。
本文轉載自快消(ID:fbc180),已獲授權,版權歸快消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