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家公司最火的產品是一張紙。

又有明星企業要登陸創業板了。
8月26日,證監會同意3家企業創業板IPO注冊,其中就有穩健醫療。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名字或許是陌生的,相比旗下品牌全棉時代的國民度要低得多。
今年1月1日至5月31日,這家醫療公司在5個月內賣出了6億只口罩、近650萬件防護服和手術衣。踩準口罩風口的穩健醫療在上半年大賺一筆,在疫情爆發的一瞬間,1個月內為社會提供了超過1億只口罩。
2020年1-6月,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348.92%,相比是去年全年的兩倍。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穩健醫療營收分別為34.98億元、38.39億元、45.75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4.28億元、4.25億元、5.47億元。其中,全棉時代占整體營收的6成,2019年天貓雙11,全棉時代以單日4.74億成交額排名母嬰類目第六、家庭清潔類目第一。
2020年,對穩健醫療來說,可謂是名利雙收的一年。
上半年賺了10億
實際上,這并非穩健醫療首次謀求上市。
公司曾于2010年登陸納斯達克,但兩年后通過私有化,又從納斯達克退市。據悉,穩健醫療在美國資本市場遭遇了估值低、流動性差等問題,導致其融資能力較弱。
退市后,2016年3月,穩健醫療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書。2017年10月,穩健醫療第一次上會,但因其曾在海外間接上市、退市事項存疑等諸多原因被否。
2019年12月,穩健醫療再度向證監會提交在深交所創業板市場上市的申請,此次適逢創業板注冊制改革,2020年6月,深交所受理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再次沖擊IPO。
穩健醫療的上市路并不太順利。公司終于通過創業板審議后,深交所卻隨即下發落實函,要求穩健對“凈利潤增速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進行補充披露。
7月27日,穩健醫療回復落實函稱,2020年1-6月,公司實現營收41.8億元,同比增長98.5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348.92%。
穩健醫療表示,業績增長主要系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產品銷售大幅增加。疫情期間,公司品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但隨著疫情防控進展、市場防疫物資產品產能和競爭增加,公司醫用防護產品銷售是否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短期內凈利潤增速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穩健醫療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規模分別為34.98億元、38.39億元、45.7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28億元、4.25億元、5.47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穩健的凈利潤是去年全年的兩倍。
經歷過SARS的湖北人
一天前,穩健醫療創始人李建全拿下了“獻禮特區40年 致敬品牌40人”的榮譽稱號??倫鄞┮r衣西褲的李建全并不是位古板的50后,他微博有六位數粉絲,且更新地很勤快。
今年1月27日,他的一條名為《這些天,我們做了什么?》的微博火了,其中提到,1月穩健醫療已生產發貨1.089億只口罩,以及超過10萬件防護服。這條微博下,上萬網友點贊、留言。
多年深耕醫療行業,對于疫情,李建全有敏銳的直覺。他曾經歷過SARS,當年他們也是加班加點擴產,給深圳和香港提供了3000萬只口罩,以6毛錢每只的市場價出售,比同行少賺了幾千萬,當時穩健醫療的規模還不大,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公司。
而今年的疫情,讓這家公司變得不再“透明”,也讓更多人知道了李建全的名字。
李建全出生于湖北黃岡的一個貧困農村,日子難時都吃不飽飯。后來,他做了小學數學老師,又考上了湖北省外貿學校,被分配到進出口公司,變成了中國第一批做外貿出口的銷售員。
1988年,工作了10年的李建全明顯感覺到外貿行業的變化,他毅然決定南下珠海發展。
1991年,穩健醫療創立。從早期以OEM出口業務為主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轉型成為同時擁有自主品牌winner,李建全用了10年,業務以b2b模式為主,當時在“醫用敷料品”行業,winner做到全國前三。
全世界用得最多的醫用敷料是紗布,在裁剪成小方塊的過程中,會出現紗頭和絨毛。這個問題也是導致醫療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讓產品做到沒有紗頭和絨毛,李建全走訪了歐美等好幾個國家。
有一次,李建全帶團隊到德國一家公司,18個小時,做了30次試驗。結果,他們拿到了創新專利,又花了4-5年將其做成產品。
結果拿到醫院市場,對方告訴他說:“你這個不是紗布,是無紡布,要先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李建全當場傻眼,這意味著幾個億打水漂了。
怎么辦?他們決定先賣大卷材,分切后賣給生產濕巾或者衛生巾工廠。但李建全沒有放棄,他仍在尋找產品的使用場景。
有次在飛機上,李建全擦鼻涕時,偶然拿起自家全棉水刺無紡布產品,覺得柔軟舒適,他就想能不能做成紙巾。
同時,李建全發現當年市場上衛生巾、嬰兒尿褲、濕紙巾等產品都打出“棉柔”的標簽,而大多使用的是化纖無紡布,空白的高品質全棉日用品領域幾乎是個空白,李建全覺得這是個機會。
就在這個市場洞察下,全棉時代于2009年誕生。
第二次創業遇冷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全棉時代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23.8億元、30.3億元,對整體營收的貢獻占比分別為62.4%、62.9%、67.2%。占6成營收的全棉時代才是拉動穩健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而在當年品牌成立之初,產品白送都沒人要。據了解,全棉時代加厚棉柔巾3盒賣49.9元,相比居家紙巾,因為高冷的價格,讓全棉時代與普通用戶產生了距離。
要讓這款高端紙巾進入消費端,需開展市場教育,而李建全一直對接的To B業務,對C端市場的認知幾乎是空白。全棉時代前電商負責人表示,產品的品質和成本很高,品牌也不愿意“自掉身價”去迎合市場。
相反,他們試圖去改變市場。
早期,全棉時代運營團隊采用“快速占領市場”的策略,試圖用門店擴張的形式帶動品牌發展,店鋪從大賣場覆蓋到地鐵商城。
李建全隨時都在兜里揣著一張自家生產的純棉柔巾,隨時隨地的推銷,逢人就講棉花的好。“當時棉柔巾放在門店里賣,確實無人問津。產品不做宣傳賣不出去,做廣告宣傳又沒有錢。”李建全曾表示。
一年經營下來,讓李建全明顯感受到了壓力:第一年,李建全一口氣開了20多家全棉時代門店,虧了3000多萬。
第二年又接著開了17家店,虧損接近4000多萬。第三年,再繼續開了30家。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四年間,全棉時代開了八九十家門店,關了20多家店,累計虧損近兩個億。
董事會每次開會,質疑聲不斷。
但李建全堅持認為,只要經營規模上去了,到一定量級以后,一定會有規模效應。于是,到了第四年、第五年,規模效應就上來了。團隊也開始認識到,這個虧損是有可能會止住的。2014年,全棉時代開始扭虧為盈。
鎖定母嬰線上市場
全棉時代真正走入大眾家庭是通過線上。2016年天貓雙11,曾無人問津的棉柔巾成了爆品。159元18包的價格,讓很多人第一次嘗新了這款可以遇水不化的紙巾。
“純棉柔巾可以當紙巾使用,遇水不融,又可以當毛巾使用,冬天冷了,加點溫水可以給寶寶擦身體,不會有冰冷觸感,”有準媽媽這樣評價全棉時代的產品。
品牌效應在口碑中不斷發酵,加之電商營銷的加持,全棉時代開始深入大眾市場。
全棉時代以純棉柔巾進入,早期一直在居家品類,而后,他們開始拓展產品線,推出了其他紗布制品,如寶寶連體衣、紗布被子、睡袋等,切轉到火熱的母嬰戰場。
全棉時代也做過“電商專供款”,在產品包裝形式上發生變化,以純棉柔巾為例,針對線上線下不同的購買環境,線上售賣的多為軟包裝的量販裝,線下為了陳列及體驗需要,則會以盒裝為主,線上袋裝的設計也防止在物流中發生擠壓影響用戶體驗。
母嬰行業更看中用戶的復購率,一旦“圈牢”媽媽群體,未來可發掘的空間將非常大。全棉時代的高復購率一方面因為產品,另一方面得益于用戶的精細化運營。
電商的第一批客戶來之不易,當時全棉時代通過在試用頻道中做免費試用,積累了一波用戶,了解到媽媽群體愛分享的共性,他們給老客設置了權益,分享可以獲得優惠,這樣一來,加速了媽媽們的分享欲望。
同時,全棉時代采用15天內電話回訪的形式,接受用戶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并通過用戶反饋來倒推產品設計。
第一年粉絲的數量增長到了幾十萬,而后幾年呈現出迭代效應,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全棉時代會員數量已突破2000萬人。
招股書顯示,全棉時代天貓渠道旗艦店銷售收入金額由9.65億元增長至11.24億元,2019年天貓雙11,全棉時代旗艦店以單日4.73億元成交額的成績,位列母嬰類目成交額第六名。因棉柔巾市場認可度逐步提升,天貓已在紙品分類中新增棉柔巾品類。
好日子的隱憂
憑一張棉柔巾,2019年的營收就有9.37億元,為全棉時代的最大消費品品類。
報告期內,以全棉時代為主的健康生活消費品毛利率分別為59.04%、58.46%和58.75%,呈小幅波動但總體保持較高水平。穩健醫療的棉柔巾、衛生巾、濕巾毛利也都明顯高于競爭對手。
目前,穩健醫療擁有winner、全棉時代、津梁生活三大品牌,公司運營多條產品線,不同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同。
以核心品類棉柔巾為例,市場上已有多個品牌紛紛仿效,競爭有所加劇。若公司不能保持較強的研發能力及營銷能力,將不利于公司品牌優勢的保持,并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競爭對手增加,價格直接受到沖擊,盡管棉柔巾品類的單價仍在繼續上升,但全棉時代品牌中的衛生巾、濕巾這兩大品類單價在2019年已開始下滑。
此外,公司產品多次因質量問題被通報批評。今年上半年,全棉時代生產的醫用護理口罩和防霧霾口罩也曾被檢測出質量不過關。
當疫情穩定,爆品遭遇瓶頸,穩健醫療接下來的路依然不輕松。
本文轉載自天下網商(ID:iwangshang),作者網商君,已獲授權,版權歸天下網商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