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性價比著稱的綠茶餐廳,人均消費大約為60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餐飲企業掀起上市潮后,“初代網紅”餐廳綠茶餐廳或將成2022首個上市的餐飲企業。
3月7日,綠茶餐廳母公司綠茶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或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上市。一直以性價比著稱的綠茶餐廳,能否在疫情不穩定的當下保持翻臺率,并持續盈利呢?
招股書顯示,綠茶集團旗下的綠茶餐廳的前身是王勤松與路長梅夫婦在2004年創立的綠茶國際青年旅舍,坐落于杭州西湖附近,同時也為背包客旅行者提供價格適宜的餐食。
彼時,綠茶因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低廉的價格吸引了許多全國各地背包客的入住。在此期間,王勤松夫婦發現融合菜最適合廣泛的顧客。不久后,王勤松夫婦發現來吃飯的顧客超過了入住的旅客,便決定將旅社改為了餐廳。
2008年,王勤松夫婦在杭州西子湖畔開設了第一家綠茶餐廳,并建立了全國餐廳網絡。十幾年間,綠茶餐廳迅速擴張。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綠茶總共運營236間餐廳,覆蓋中國18個省份、四個直轄市及三個自治區。單是2021年,綠茶就開設了59間新餐廳。
據綠茶集團介紹,2019年至2020年期間,綠茶在華東及華北的接待總人數有所減少,而2019年至2020年期間在廣東省的接待總人數略為增加,主要因為綠茶在該地區的餐廳數目在疫情的影響下仍由36間增加至46間。
2021年3月29日,綠茶集團曾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不過,期間有6個月招股書都未更新,顯示失效。2021年10月5日,綠茶又重新遞交了招股書。
最新的招股書顯示,綠茶集團的收入主要分三方面,餐廳經營,外賣服務及其他,餐廳經營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從財報數據來看,2020年綠茶受的疫情影響不小,但在2021年有所回暖。
2019年,集團總收入從13.12億元增長32.4%至17.37億元。2020年,營收下降至15.69億元。不過,2021年前九個月錄得收入16.94億元,營收有所恢復。
2018年和2019年,集團利潤分別為4440.1萬元和1.06億元。2020年綠茶集團由盈轉虧,虧損額達到5526.2萬元。2021年前9個月的凈利潤又轉正為0.95億元。
對于經營狀況的波動,綠茶在招股書表示,2020年上半年其經營業績下滑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不過,隨著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疫情已受到控制,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在所有三大地區(華東、華北、廣東)的接待總人數錄得同比增長。然而,由于疫情的持續影響及不時出現區域性暴發,每家餐廳日均接待人數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一直以性價比著稱的綠茶餐廳,人均消費大約為60元。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期間,人均消費已從54.8元升至60.2元。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曾公開表示:“我們是50元的人均消費,但花的卻是500萬元的裝修費用,和別的餐飲企業不同,人家可能是餐廳客人坐滿就賺錢,但綠茶滿客之后翻臺才開始賺錢,我們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價格換取客流,所以像我們這樣的餐廳必須重視翻臺率。”
與凈利潤一樣,翻臺率也在2020年落入谷底。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綠茶餐廳的整體翻臺率由3.48次/天下滑至2.62次/天,不過,2021年前三季度又回升至3.32次/天。
餐飲連鎖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綠茶餐廳的定位是高性價比的新輕奢餐廳,在未來,它其實會面臨兩個方面的挑戰。一個是疫情的反復,這個具有不確定性。另外一個就是市場的競爭,現在餐飲行業的創新和迭代非常快,綠茶如何在這個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還能夠保持持續增長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
綠茶還在進一步擴展。招股書中,綠茶表示,計劃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開設75至100間新餐廳。而本次上市所得款項擬用于投入一般營運資金及擴大餐廳網絡。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認為,綠茶餐廳的護城河是比較脆弱的。“目前來看,其整個品牌化規?;s化尚沒有大的體現與凸顯,所以要做到‘內外兼修’,以加持其未來的發展。不然,在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消費思維主導之下,其整體發展將面臨比較大的挑戰。”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ID:cbn-yicai),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