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輸出的“精品路線”VS“大眾路線”。

圖片來源:pexels
來源:盒飯財經
作者:薛亞萍
法拉利在中國的服飾旗艦店終于開起來了。近日,“法拉利在中國賣風衣售價4.45萬元”的話題登上熱搜。在法拉利開設的中國第一家天貓官方服裝旗艦店里,銷售有男女高級時裝和配飾、箱包四大類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目前店鋪內最貴的一套衣服就是登上熱搜的一件灰色女士風衣,標價4.45萬元,將于10月24日開啟預售。
這并非法拉利首次涉足服裝業務。去年6月,法拉利推出首個高端服裝系列,并在美國洛杉磯開了一家只賣衣服的旗艦店,為了向其他高級時裝品牌看齊,還在自家工廠舉辦了第一場時裝大秀,成為該品牌建立74年來,史上的第一場時裝秀。
除了法拉利因賣高級服飾登上熱搜,另一大高端車企品牌保時捷最近也因為“1700元一把的菜刀”而被頂上熱搜。據保時捷設計官網介紹,這是一把不銹鋼的一體式中國菜刀,售價240美元(折合人民幣1700元)。這把菜刀唯一的裝飾就是手柄前端刻印有“純301鋼,由保時捷設計”的字樣。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法拉利的第二任主席盧卡·克勞德洛·迪·蒙特澤莫羅(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就開始拓展除跑車之外的業務范圍,陸續推出了香水、手表、自行車、手機、賽車服飾等副線產品。
過去二十年里,法拉利陸續和許多品牌進行合作。比如在腕表方面,法拉利曾先后和沛納海、宇舶表合作;在服飾方面,和彪馬等運動品牌合作;在數碼家電方面,和摩托羅拉合作推出定制版手機、和奧馬合作推出定制冰箱。聯想集團副總裁也曾在微博曬出一張背部帶有法拉利標識的聯想Z6 Pro手機。
正是由于業務擴展,法拉利的Logo曾經出現在不少雜七雜八的待售商品上,比如帶有躍馬標志的旅行箱、香水、洗發水、賽事周邊T恤,甚至是面向沙特阿拉伯市場的法拉利logo面紗以及法拉利電腦。這也造成了一段時間里,法拉利品牌的風格錯綜復雜。
借助法拉利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旗下品牌授權業務很快成長為公司的“搖錢樹”。2018年,法拉利年營收為37.8億美元,其中有將近10億美元來自非汽車產品,占總收入近三分之一,而這些非汽車產品大多來自法拉利的品牌授權合作伙伴。法拉利前任首席執行官路易·卡米萊里(Louis Camilleri)就曾透露,2019年法拉利品牌商品市場價值約為8億美元。
作為豪車品牌,保時捷的品牌擴張之路比法拉利更早。這與保時捷設計的定位有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售賣菜刀、鞋帽的都是保時捷設計公司。
1972年,保時捷集團因為一系列股權變動而內部重組,時任集團設計總監的亞歷山大·保時捷(F.A.保時捷)離開公司,同時成立了保時捷設計公司,而F.A.保時捷正是大眾和保時捷汽車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的長孫。汽車歷史上最成功的車系,保時捷911就是由F.A.保時捷在1963年主導設計的。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他以“Porsche Design”之名設計了諸多經典男士配件,包括手表、眼鏡和書寫工具等,還定制了大量工業產品、家居用品和耐用消費品。
2004年,為了防止保時捷設計被其他公司收購,保時捷集團收購了保時捷設計30%的股份。2012年保時捷設計創始人F.A.保時捷去世,保時捷設計重回保時捷集團,并逐步成為保時捷汽車全資子公司。
于是,2019年法拉利挖來了意大利男裝品牌Pal Zileri的創意總監Rocco Iannone。此前,Rocco Iannone還曾在阿瑪尼工作了十年。2020年,法拉利成立了全新部門——法拉利品牌多元化,主要從事法拉利品牌非汽車類產品的研發工作,特別專注于奢華成衣系列,甚至找來了愛馬仕首席執行官Axel Dumas(阿克塞爾·杜馬斯)加入董事會。
路易·卡米萊里曾表示,法拉利的目標是在未來7到10年內,品牌冠名的商品(涵蓋服裝、娛樂和奢華服務三大品類)為集團的EBIT(息稅前利潤)貢獻10%。
在這種戰略調整之下,法拉利繼續合作的品牌都是全球各個領域的頂級奢侈品牌,比如瑞士高級腕表里查德·米爾(Richard Mille)。今年7月,理查德·米爾發布了法拉利腕表—RM UP-01 Ferrari,這款手表全球限量150塊,價格更是高達18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260萬。若是按照法拉利Roma國內官方指導價238萬一輛來算,一款法拉利手表保守可買五臺法拉利汽車。
在法拉利調整品牌授權業務的同時,保時捷仍然保持著此前的風格,通過和更多企業的合作,賺取更多的品牌授權費用。
比如保時捷和華為的合作。2015年前后,華為一直想要在高端領域破局,但是當時很多奢侈品品牌對這種跨界行為沒有把握,如果失敗很容易傷害到自身的品牌形象。華為四處碰壁,就在2015年,保時捷設計答應了華為,雙方達成合作。
2016年末,華為Mate 9系列推出保時捷設計版本,并且采用了限量策略,只用了半個月時間,2萬臺限量版手機售罄,甚至當時市場上這款手機被炒到30000元的天價。
向外輸出品牌,并非國外豪華車企獨有。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部分造車新勢力也開始嘗試將自身品牌輸出到跨界產品上,如主攻高端的蔚來汽車,其創始人李斌在今年2月份首次對外透露,將制造“蔚來牌”高端手機。
顯然,留給外界的高端品牌形象,正在成為蔚來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的最大一塊敲門磚。字母榜曾在《蔚來看穿了小米OV》中分析道,當造手機已經不存在門檻,真正決定一家手機廠商能否沖上高端的核心因素,主要就看品牌形象。
如果手機品牌始終無法攻克高端,那品牌形象相對高大上的車企進行降維打擊,輸出品牌,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看破這一點的車企,不只有蔚來。在蔚來之前官宣造手機的吉利,其創始人李書福也將手機定位到高端市場。
更可況,華為在高端市場的逐步崛起,保時捷設計聯名款Mate RS系列功不可沒。這無疑也在證明高端汽車品牌的強大威力。
但在蔚來等車企之外,更多國內車企在對外輸出品牌時,往往只聚焦于相對低價產品的開發,比如五菱科技賣螺螄粉,蔚來與李寧合作生產鞋帽之類的服飾產品等。
而這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車企與外國車企在品牌影響力上的差距有關。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在燃油車時代,受限于中國燃油車價格較低而品牌力較弱,主打性價比的中國汽車出口,往往以發展中國家地區為主要目的地,比如亞洲、南美洲、非洲等區域。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搶占先機的中國車企,正在等來一次重塑品牌的有力機遇,但在成為中國的“法拉利”和“保時捷”的前進道路上,中國車企仍有不小的追趕差距。
本文轉載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已獲授權,版權歸盒飯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