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餐飲市場,一個新品牌的誕生往往伴隨著無數的困難與挑戰,而麻六記如何在競爭中快速突圍?
圖片來源:Pexels
難以復制的崛起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據飛瓜數據顯示,2022年11月23日,張蘭直播間觀看人次飆升至2702萬。在直播間里銷售的產品既有酸辣粉、肉香腸,還有“綠茶+鹵蛋+軟飯”這樣的話題套餐。有網友說,自己原本進入直播間只是為了吃瓜的,沒想到卻為八卦欲買了單。當晚僅是酸辣粉的銷售額便超6000萬。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而麻六記的成功并非偶然。前有汪小菲和張蘭等明星富豪參與直播炒熱度,表面看似降維打擊,實則是資本運作的精妙布局。他們借助個人影響力,以酸辣粉等親民商品吸引眼球,利用直播的網絡效應拓寬品牌影響力,為企業塑造故事,吸引投資,提升市場估值。
川菜江湖大亂斗
川菜企業也不甘示弱,隨著短視頻平臺進一步發展,眉州東坡這個老字號也開始嘗試通過短視頻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圖片來源:微博@眉州東坡官方微博
根據眉州東坡官方賬號11月在微博和小紅書上的發布情況來看,微博最新發布的視頻不足100個觀看量,而小紅書僅有1個贊。
大型連鎖餐飲的“變”與“不變”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大型連鎖餐飲品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今天的消費者已不再僅僅滿足于菜品的味道,他們尋求的是一種獨特的餐飲體驗。因此,單靠一道招牌菜已不足以長期吸引顧客。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連鎖餐廳需要尋找自己獨特的創新之路。
首先,品牌的清晰定位至關重要。無論是川菜的麻、辣、鮮、香,還是提供個性化服務,品牌需要在市場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聲音。這不僅是品牌區分于競爭對手的方式,也是建立與消費者情感聯系的關鍵。
麻六記招牌毛血旺
圖片來源:小紅書
最后,門店密度是決定能否盈利的關鍵。在品牌滲透戰略中,品牌逐漸加密開店,不斷提升門店密度可以快速在單個區域內形成品牌合力,并為吸引客戶、完成訂單提供支持。但是過多的門店也有可能形成“自相殘殺”的局面。
綜上,大型連鎖餐廳目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畢竟餐飲行業的競爭不僅僅局限于食物的質量,更涉及到品牌形象、服務創新、技術應用等多方面。
面對消費者的口味和偏好日趨多樣化,大型連鎖餐飲品牌要想突圍成功,就必須保持高度的敏銳度,時刻關注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和市場趨勢,不斷創新并把握消費者的變化。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既要“變”又要“不變”。從“變”中搶占先機,同時維持“不變”的標準化運營模式,為持續發展和壯大打好基礎。
本文轉載自價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已獲授權,版權歸價值星球Planet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