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輪糖果行業增長中,功能化糖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順應了市場“保健品零食化”的新趨勢,熱度正在快速增長。

圖片來源:pexels
隨著疫情讓消費者越發重視健康,控糖、無糖等消費也成為近年來的新消費趨勢之一,甚至“談糖色變”,也一度沖擊了傳統糖果行業的增長。不過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控糖熱度不減的情況下,今年頭部企業的糖果生意不降反升。在業內看來,近年來創新糖果產品的不斷迭代,特別是減糖、功能化糖果的出現,也讓糖果行業找到了新增長點。
變好的糖果生意
第一財經記者在北京中關村科學院南路上的一家7-11便利店里看到,正值中午時分,店里人來人往,在門店正中的貨架上,各種巧克力和糖果產品擺滿了整排貨架,時不時就會有消費者從上面取走一盒(包)。便利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糖果銷售比往年要好,特別是一些潤喉、助消化等功能化糖果賣得不錯。
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味的糖果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一方面這來自于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一條50克巧克力的熱量在270千卡左右,相當于一碗大米飯,此外,人口結構的變化帶來了喜糖等需求萎縮,都沖擊了糖果市場。
糖果專家丁忠衛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年來對過度攝入糖分的危害的宣傳改變了消費者對糖的認識,甚至一些80后和90后的父母們也排斥讓子女食用高糖的產品。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數據,從2015年以來,我國糖果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糖果總產量呈現出震蕩下行的發展態勢。2020年到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糖果生產企業總產量分別為311.7萬噸,304.3萬噸和280萬噸。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頭部糖果企業的生意卻有不錯的增長。
近日中國旺旺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半年財報,6個月實現收入112.7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8.5%。在具體業務中,其業務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于乳品及飲料業務上漲了7.1%,另一方面則是米果和糖果業務創下半年收益新高帶動。
而同樣保持糖果業務快速增長的還有徐福記,徐福記今日向第一財經回應表示,今年以來徐福記糖果實現了30%的增長,其中軟糖更是增長高達79%。
凱度研究發現今年消費者重返家外消費場景是糖果品類銷售恢復的主要驅動因素。相比較之下,糖果成為了對比去年同期恢復最快的品類之一。
近期多位淘寶糖果銷售企業的工作人員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今年糖果生意比往年同期“好不少”。
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糖果行業的增長與以往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特別是今年,傳統糖果的增長反饋平平,創新糖果產品正在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主力。
中國旺旺向第一財經回應表示,糖果屬于物美價優的消費品產品,本身不受經濟周期的影響,上半財年公司糖果業務收益比去年同期呈現高個位數增長。而糖果業務表現搶眼的原因,除了品牌優勢外,中國旺旺將其歸咎于新消費場景和創新產品的帶動。
一方面,中國旺旺主動提高渠道滲透率,除了傳統商超渠道外,中國旺旺加速拓展包括便利店、電商平臺、零食渠道、自動售貨機等新渠道;另一方面,產品創新對銷售的拉動也很可觀,比如近年來軟糖品類熱度快速上升,今年上半財年,中國旺旺5年內推出的新品已占軟糖整體收入近雙位數。同時,中國旺旺還針對健康賽道開發了功能性糖果產品,瞄準健康細分功能需求。
徐福記方面也回應表示,盡管消費者追求控糖,但并不意味著完全不吃糖。糖果作為一種零食,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徐福記也轉而瞄準符合消費者口味和健康需求的糖果。目前徐福記產品線中已有多種不同口味和類型的糖果,包括了低糖和0糖的糖果,并與華南理工大學建立健康零食聯合研究中心開發創新糖果等產品。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國內人員流動的快速恢復,也加快了糖果禮品等需求的恢復,此外糖果企業在創新產品、創新營銷上也采取了包括聯名等一系列措施,也整體拉動了生意的增長。
功能化糖果品類喜憂參半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王琪在2023年中國糖果論壇上透露,我國糖果行業面臨著企業轉型升級這一發展趨勢,特別是在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的驅動下,消費者早已不滿足單純的甜食,新口味、新功能化的糖果市場正在進一步地擴大。
在本輪糖果行業增長中,功能化糖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順應了市場“保健品零食化”的新趨勢,熱度正在快速增長。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出現了一大批各色功能化糖果品牌,其通過添加益生菌、營養素等成分,針對消費者細分健康領域的需求。
智研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功能化糖果產量和需求量分別達18.9萬噸和17.6萬噸,預計2023年中國功能化糖果產量和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3.1萬噸和21.7萬噸,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90億元。
不過記者注意,目前功能化糖果發展也喜憂參半。
比如從2021年開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軟糖納入保健食品備案劑型,也就是說企業可以通過備案制,推動功能化軟糖以“藍帽子”的形式上市銷售,也引來了大量的保健品和藥企正規軍布局。
此前,健合集團在旗下營養品業務Swisse旗下已推出了多個藍帽子軟糖產品,包括益生菌、葉黃素、膠原蛋白等,同期包括江中、仁和、哈藥集團等藥企也推出系列功能軟糖產品。
健合集團向第一財經回應表示,國家《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公告發布,凝膠糖果納入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進一步推動軟糖新劑型應用。
在電商平臺上,也有不少的糖果品牌不愿意錯過這個風口,部分品牌的軟糖、壓片糖果等產品也主打功能概念,有的在宣傳語中卻宣稱或暗示具備一定的功能。但根據《食品安全法》,普通食品并不能宣稱功能,而且部分產品是否真正具備相關功能和效果也無從驗證。
近期,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公布了一起最新的案例,美椰(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所銷售的“亮維他藍莓葉黃素酯軟糖”,宣稱有“預防近視、緩解視疲勞、淡化黑眼圈、改善眼部炎癥、防藍光輻射、保護視力、增強記憶力、集中注意力”的功能,但是無法提供相關材料證明該產品有上述功能,而被監管部門處罰。
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功能化糖果是未來中國糖果增長中很重要的一個細分賽道,糖果屬性外又具備功能性,滿足了新生代消費者“朋克養生”核心需求,未來應用場景和范圍,以及針對的人群和功能都會繼續放大的趨勢。但目前取得藍帽子的功能糖果還比較少,宣稱功能、超范圍宣傳甚至虛假宣傳的亂象也屢屢發生,但這一問題短期內較難解決。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