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正逐漸成為假期出游的新寵,特別受到年輕人和家庭游客的喜愛。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4年中秋假期,旅游市場展現出蓬勃活力,各地節慶氛圍濃厚,吸引了大量游客出行。短途周邊游和“微度假”成為出游主流選擇,享受輕松便捷的旅行體驗。傳統中秋賞月活動熱度不減,園林夜游、古鎮燈會等特色項目備受青睞。在多樣的中秋體驗中,人們既能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韻味,也能享受自在隨心的假期時光。但今年中秋假期,長三角、西南、華南等地受臺風“貝碧嘉”登陸和波及,降雨及大暴雨等天氣,影響了不少游客出行計劃和旅游安排。
從2024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7日,中秋假期3天時間,游客行為監測與決策服務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籌)(以下簡稱:技術創新中心)對全國5A景區(339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場接待情況,以及部分代表地區旅游市場抽樣情況進行監測,發現以下游客市場特征。
一、5A級景區:眼前就是詩與遠方
中秋假期期間,全國339家5A級旅游景區游客量實現進一步同比增長,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區停留1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區“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區共接待深度游客量1076.5萬人,平均每家景區接待深度游游客21.5萬人。
表1 中秋假期5A景區游客量TOP5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頭部景區游客量領先,城區內景區熱鬧非凡。對比中秋假期和端午假期游客量前20位的景區可以發現,西湖、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岳麓山-橘子洲、東湖、漓江、天下第一泉、金雞湖、昆明世博園等,前10位有8家均為都市或城市內景區。泰山、麗江古城、華僑城旅游度假區、荔波樟江景區、武隆喀斯特旅游區、南岳衡山旅游區等頭部旅游景區的游客量,繼續在當地引領景區游客量趨勢。
表2 中秋v.s端午假期游客量TOP20對比
數據來源:技術創新中心
中近程旅游輕松愜意,家庭出游更具溫馨情意。據統計數據顯示,在深度游客量TOP50中,近程出游占比達到60%以上的景區數量有40家,占比高達80%。同程旅行報告指出,江浙滬、廣深、成渝以及武漢—長沙等地的2小時高鐵圈內,旅客流動頻繁。這表明,游客在小假期更傾向于短途出游,在縮短交通時間的同時,深入體驗目的地的獨特魅力。家庭出游成為游客的主要出行方式,途牛數據顯示,以家庭為單位,2-4人共同出游是更受用戶歡迎的組合。家庭短途游不僅滿足了親情交流的需求,還增強了旅行的樂趣和共享體驗。反映了人們對“在路上”的時間更為精簡、對旅途體驗更為充實的需求,也體現了旅行方式正朝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游客群體日趨年輕,沉浸體驗盡顯風貌。據數據中心統計,在深度游客量TOP50的景區,30歲以下旅游群體占游客量30%以上的有43家,占比高達86%。馬蜂窩大數據顯示,許多90后、00后年輕群體選擇錯峰避開暑期高峰出行,成為中秋假期的主要出游力量。此外,在《黑神話:悟空》這款熱門游戲的強勢帶動下,大批年輕的“天命人”紛紛踏上了探索之旅,尋找游戲中的靈感與共鳴,帶動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費。年輕游客更加青睞個性化的深度游和創新的旅游體驗,追求探索城市的獨特風貌和本地文化,體現出他們對旅行的獨特理解和追求。
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微度假”潛能充分釋放
中秋假期期間,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區停留2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以下簡稱“深度游”)732.1萬人,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區共接待游客379.2萬人,平均每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接待19萬人。
表3 中秋假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游客量TOP2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微度假”熱度攀升,小憩時光自在隨心。據技術創新中心數據,中秋假期期間深度游客量TOP20的度假區共接待過夜游游客201.6萬人,游客平均停留天數為1.3天。在出行距離方面,深度游客量TOP20度假區中,短途出游占比達60%以上的度假區有19家,占比高達95%。在中秋三天假期,出游時間較短,游客傾向于近距離出游,享受短途度假。攜程數據顯示,中秋假期期間,周邊游訂單占比接近一半。途牛數據顯示,中秋假期選擇周邊游的用戶中,約76%選擇了2至3天的出游行程,其中以2天的行程最受歡迎,出游人次占比達到42%。在假期較短的情況下,人們更愿意選擇周邊的目的地,既能快速到達,又能避免舟車勞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沉浸在當地的獨特風景和文化中。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微度假”正逐漸成為假期出游的新寵,特別受到年輕人和家庭游客的喜愛。
三、城市和省份旅游熱度
中秋假期期間,跨市深度游游客量(來自其他城市且在該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以下簡稱“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7974.6萬人,平均每個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265.8萬人。Top3熱門的城市分別是成都、北京和廣州。
表4 中秋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內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總去重,不考慮直轄市)前10的省區共接待6923.5萬人,平均每個省級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692.3萬人。河南省、江蘇省和廣東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5 中秋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一線大城市持續火熱,“賞月游”帶動地方游。中秋節前夕,在寧夏中衛市舉辦的2024年“山河秋韻”全國秋季旅游宣傳推廣活動,以“旅游中國·美好生活”為主題,推出秋季美食、“醉美秋葉”觀賞地、星空觀賞地等旅游產品和線路,滿足廣大民眾“賞秋色、品秋韻、享秋趣”的旅游需求。根據飛豬數據,今年中秋假期賞月游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61%。年輕人對“追月”的向往也帶動了多個縣域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費。殷商之源的河南商丘,在古城上演了超級大月亮以及古城燈光秀,屢次沖上熱搜。美團數據顯示,中秋三天假期期間,酒店和民宿的預訂單量同比增加了229.9%,其中20-30歲的年輕用戶占了下單人群的一半以上。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兼顧品質與性價比的四星級酒店假期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近三成,露臺房、露營地等適宜賞月的酒店類型預訂熱度漲幅較高。出行方面,假期期間的“賞月航班”搜索熱度較上周增長97%,各大核心城市往返周邊目的地的高鐵預訂熱度較高,三線及以下城市汽車票、用車等預訂增長最快。賞月游園是中秋假期最熱門的出游主題,各地的燈會、游園、夜市等活動受到游客歡迎。此外,博物館等也是中秋假期的出游熱點。
中式夜游豐富,沉浸式體驗強。中秋佳節之際,各大旅游目的地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夜游項目,使得“中式夜游”成為今年旅游消費的新亮點。根據同程旅行的數據,夜游船、園林古鎮和集市已成為中秋期間游客的熱門聚集地。近來,國內古鎮與園林的夜游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升了77%,夜間游船的搜索熱度也增長了42%。蘇州開放十全河花船夜游項目,為游客提供了賞月之余沉浸式體驗水鄉風情的獨特機會,而沿河的商鋪也讓游客盡享“逛街”樂趣,成為中秋夜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三門峽函谷關景區,在中秋假期策劃的拜月儀式,以及火壺煙花、大秦烽云、楚漢爭關等活動,讓景區游客再上新高。飛豬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假期,賞月、賞花、觀燈會、逛廟會等傳統習俗活動依然廣受歡迎,熱度較去年同期上漲約60%。這些與賞月相結合的夜游活動,不僅豐富了中秋的節日氛圍,更增添了游客的沉浸感和體驗感。
夜經濟豐富背后,安全問題仍須注意。中秋附近,以武漢為例的不少城市型目的地策劃了多種融無人機、燈光、煙火、音樂等于一體的視聽盛宴,燃動城市目的地。但“松弛感”背后,安全問題仍需警鐘長鳴。從觀看煙花,到有序散場,大規模人群聚集的活動背后,折射出的城市治理、預案組織、市民素質,仍須進一步提到更高的關注水平。
四、出入境游:“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繁榮
中秋佳節歷來是家庭團圓的重要節日。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預測,中秋假期跨境游和港澳臺同胞、境外僑胞返鄉團聚客流疊加,全國口岸將迎來出入境高峰,日均出入境旅客將達到18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1.9%。預計出入境客流高峰將主要集中在9月14日和17日。
中秋文化魅力四溢,吸引外國游客涌入中國。根據技術創新中心的數據,中秋假期期間,入境深度游(指來自境外并在大陸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大數據顯示,排名前20的熱門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25萬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約6.3萬人。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和泉州。在中秋傳統文化的吸引下,各大城市通過豐富多彩的賞月活動、民俗體驗和節慶盛事,展示了獨特的文化風貌,令各國游客沉浸在濃郁的中秋氛圍中,進一步推動了入境旅游的增長。
表6 中秋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拼假助力出境游升溫,輕松避開高峰人潮。從技術創新中心大數據樣本顯示,出境游客量TOP20城市共有約142萬人出境旅游,平均每個城市有7.1萬人在中秋期間出境游玩。出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和北京。在中秋小長假期間,除了短途周邊游之外,拼假出境無疑也是具有較高性價比。業內人士指出,拼假旅游不僅能夠節省費用,還能避開法定假期的人流高峰,使得行程更加從容、舒適。通過靈活拼假,游客可以選擇更加個性化和深度的旅行方式,享受更加愜意的假期體驗。
表7 中秋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圖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數體現
數據說明:
(1)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游客行為監測與決策服務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籌)監測數據。(2)景區、度假區深度游客量是指離開常住地10公里、6小時以上,且在景區、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時以上,在度假區停留2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1人多次進出目的地計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離開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1人到訪城市多個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計為1人。
本文轉載自品橙旅游(ID:pinchain),已獲授權,版權歸品橙旅游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