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身褲與寬松褲的并存,才是當下運動服飾消費最真實的寫照。

圖片來源:pexels
從海莉·比伯的街拍,到小紅書博主的人手一條,leggings緊身褲作為日常必備的「萬能單品」,它不僅是運動裝備,更成了塑形和休閑風的代名詞。
但最近的社交平臺上,氛圍好像變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曬出的是闊腿運動褲,配上衛衣或短上衣,關鍵詞是「松弛感」、「時髦」、以及「不再被身材綁架」。
數據顯示也在說明這個問題,緊身褲在運動下裝的占比從 2022 年的 46.9%跌到 2025 年的 38.7%。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直接評論:緊身套裝“看起來開始像基本款”。
這股風吹到國內,小紅書里寬松褲穿搭的話題熱度一路上升。寬松褲審美或許將流行,但緊身褲隨著運動生活方式的普及,似乎成為更多運動女性衣櫥的基本款。
緊身褲很卷,但寬松褲開始流行了嗎?
運動服飾的風向本來就是在不斷變化:上世紀 80、90 年代風靡的緊身褲、后來流行的喇叭褲,到今天 Gen Z 熱捧的闊腿運動褲,審美一直在變,但功能性的需求始終沒有消失。
緊身褲依舊是訓練的剛需,而寬松褲也還沒能接管運動場。兩者的并存,才是當下運動服飾消費最真實的寫照。
緊身褲不再獨霸賽道
過去幾年,緊身褲幾乎是健身房和街頭的「制服」。不管是 lululemon 的瑜伽套裝,還是各種博主安利的翹臀神器,緊身褲一度成了健身和日常穿搭的雙料標配。
但數據給出的信號已經變了。根據零售分析公司 Edited 的監測,緊身褲在運動下裝的貨盤占比,從 2022 年的 46.9% 下滑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38.7%。短短三年,跌掉了將近 9 個百分點。換句話說,它還在,但已經不再是當年具有絕對優勢的位置了。
這一方面,是因為穿搭文化在變。《華爾街日報》提到,Z世代更喜歡「松弛感」,而且對「展示身材曲線」這件事沒那么執著了。他們覺得緊身套裝「看起來開始像基本款」——就像skinny jeans曾經火過,但現在已經被闊腿褲取代一樣。
在歐美街拍里,這個轉變肉眼可見。
海莉·比伯(Hailey Bieber)、貝拉·哈迪德(Bella Hadid) 這些常年引領穿搭話題的超模,已經很少只穿純緊身褲出街。更多時候,她們會用寬松運動褲、工裝褲,配上露臍上衣或飛行員夾克出街行走。
就連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這樣的緊身褲代言人,也開始在品牌 Skims 里增加寬松款,適配各種街頭休閑化場景。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上的反饋也很直白。
小紅書上,寬松褲穿搭是一個持續升溫的標簽,很多筆記里都寫著類似的話:「寬松褲更日常更方便」「終于不用強迫自己露身材」。尤其是做力量訓練的女生,很多人會更偏愛寬松運動褲,既安全又自在。
當然,寬松褲也不是萬能的。也有訓練愛好者認為:“訓練時想看動作細節,還是要穿緊身短褲。”也有人承認,“寬松褲穿起來很自由,但深蹲的時候在鏡子里根本看不出我的膝蓋有沒有對齊。”
緊身褲的熱度下降,并不代表它會被淘汰,而是它的主角光環正在慢慢褪去。
但寬松褲,依然存在運動場景限制
雖然寬松褲在街頭和休閑場景里越來越受歡迎,但如果走進健身房,它的功能性仍然不夠實用。
在外網一篇評價緊身褲已經成為過時穿搭文化的instagram中,不少網友在評論中直接懟到:“寫這篇文章的人根本沒做練過普拉提”、“試試看穿寬松褲去騎動感單車?” 這些評論點出了一個事實:在強調動作細節和穩定性的訓練場景里,寬松褲真的不太好用。
比如說,對于初學瑜伽和普拉提的訓練者來說,瑜伽和普拉提需要觀察膝蓋、髖關節和脊柱的排列,寬松褲一遮,很多細節根本看不出來。對初學者來說,這種反饋缺失甚至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力量訓練。深蹲、硬拉這些動作,本來就需要注意膝蓋有沒有內扣。緊身褲能幫助教練看清動作軌跡,而寬松褲往往讓這些細節被忽略。而在騎行、動感單車這樣的快節奏運動里,大褲腿有可能被卷進車鏈,安全隱患一目了然。
從運動科學角度看,這和運動服飾材料的功能差異也直接相關。
緊身褲多采用含有氨綸的高彈面料,它具備一定的壓縮性,能在訓練時增加本體感覺,幫助穿著者更快覺察關節位置和肌肉發力情況。
研究表明,壓縮裝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肌肉震動,減少延遲性肌肉酸痛,對力量訓練和爆發性訓練都有輔助作用。相比之下,寬松褲的支撐性不足,更容易讓初學者忽視下肢力線問題。
而寬松褲則更多使用棉麻或聚酯纖維,透氣舒適沒問題,但缺乏對于身體的包裹感和支撐感。長時間穿著做大重量訓練,肌群反饋不夠明確。
寬松褲的優勢在于日常和舒適,但要說在運動功能上替代緊身褲,其實還遠遠不夠。
緊身褲與寬松褲,功能與審美需要并存
緊身褲和寬松褲,兩者并不是非此即彼,其實可以分場景并存。
從消費心理來看,緊身褲依舊占據功能運動場景的主流。一方面,它能提供支撐和壓縮感,對力量訓練、瑜伽、跑步等需要關注下肢軌跡的運動來說依然是第一選擇;另一方面,它滿足了不少女性的「身材呈現」需求,畢竟訓練成果能被直觀看見,也是一種動力。
這在小紅書、B站等平臺上很容易觀察到:健身房穿搭博主的帶貨視頻里,緊身褲依舊是曝光率最高的單品,互動量也遠高于寬松褲。
但與此同時,寬松褲在生活和通勤場景里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對很多人來說,穿去健身房是一回事,出門買咖啡、和朋友逛街又是另一回事。寬松褲提供了更強的「自在感」和穿搭的可能性,不需要時刻被身材線條「拷問」。小紅書上關于闊腿運動褲的筆記,常常強調慵懶風、舒適氛圍感,點贊和收藏說明這種情緒價值也有市場。
時代的穿衣潮流,總是在不斷變化。曾經的80、90年代的緊身褲,到千禧年熱潮推動的喇叭褲,再到今天的闊腿褲,都是審美層面的變革。但隨著運動生活方式的普及,功能性已經成為一個基礎需求了。
品牌策略也在順勢調整。lululemon、Alo等老牌依舊以緊身褲為核心,但已經開始試探寬松版型,把從運動館走向街頭的故事講得更響亮。
運動品牌都在推出更多褲型選擇
來源:小紅書
而Nike、Adidas 以及國貨品牌蕉內、MAIA ACTIVE 則更快地推出了「寬松運動休閑褲」系列,直接瞄準通勤和外穿場景,滿足年輕人一條褲子搞定多場合的需求。
可以說,品牌們都意識到,今天的消費者想要的不是專業感或舒適感的二選一,而是訓練+生活兩條線并行。
緊身褲=訓練,寬松褲=生活。 在功能性運動場景,緊身褲短期內仍然沒有對手;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場景,寬松褲卻是越來越多人表達個人風格的選擇。
市場格局不會是某一方徹底取代另一方,而是消費者根據場景做選擇——這是品牌們需要正視并服務的下一個市場趨勢。
本文轉載自精練GymSquare(ID:GymSquare),已獲授權,版權歸精練GymSquare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